自媒体平台兴起之后,很多人都在上面发表作品,玩得不亦乐乎。当然也有很多团队在上面发表作品,赚一些钱。但是,自媒体平台引入大数据分析之后,让更多的人陷入了算法的陷阱,不能自拔。那么,到底自媒体平台会耍怎样的手段呢?

自媒体平台为了鼓励人们发作品,故意放宽限制,允许新注册的用户可以发非原创的东西,即便明知道作品是抄袭的,也不会追究。等到自媒体作者发表作品到一定的程度,就能申请原创资格。当然,这种原创资格仍然是算法计算的结果,并非真的原创。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申请原创,通过之后,就会被标记为原创,而究竟作品是不是原创,只有作者和平台方知道。要是平台方审核原创的运行机制不灵活,没有引入大数据维权系统,就会误认为非原创的作品是原创,甚至会把一些原创作品给干掉。不过,随着平台方维权系统的完善,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少。但并不能有效防止抄袭,也不能对原创作品进行真正的原创认定。即便有人的作品被认定为原创,但原创资格并不是永久性的,只要作者发的原创作品有一些不符合平台规定,就会被扣信用分,信用分下降之后,原创资格就会被取消。也就是说,所谓的原创并非真的原创,而是和信用分捆绑的原创,平台方有随时取消原创资格的权力。当然,平台方取消作者原创资格之后,并不会做过多说明,而是要用一些大而无当、模糊的文字来应付,弄得作者也不知道为什么被取消原创资格。那么,是不是存在一些算法的陷阱?

当然存在了。一些自媒体平台有这样的规律,只要原创作者挣钱了,并且提现了,就会出现原创资格被取消的情况。那意思是,让作者再奋斗,努力挣回原创资格。其实,只不过是算法的设计而已,让作者再给平台免费打工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原创资格只是平台方给一些作者的一点甜头,毕竟在点击率相同的情况下,原创的作品比非原创作品赚钱要多。平台方才不会让原创作者永远保持原创资格呢!说是为了促进竞争,保持原创作品的质量,其实只不过是一种算法支配下的玩法而已。

还有一些作者或团队发作品出名之后,也做了垂直领域的东西,积累粉丝很多,也赚钱了,却不成想被平台方突然封号,当然也不会知道为什么被封号,只能自己看着大而无当的文字琢磨。权宜之计就是开个小号,继续发作品,其实只不过被算法玩弄了而已。毕竟自媒体平台靠这样的算法支配,只要看到有些人或团队成名了,粉丝多了,赚钱了,就会加大审核力度,甚至达到了变态审核的地步,给这个人或者团队以及作品做了标记,只要他们发一些作品就会审核为违规,而在成名之前,发同样的作品却不会被认定为违规,当然也不会被封号。难道是自媒体平台要让那些大号们只说正能量的话,谨言慎行,以免造成什么大面积的不良影响?表面看是这样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其实并非仅仅如此,而是自媒体平台有自己的打算,就是要把那些大号们“一棒子打死”,要是打不死也要照死里打,打得他们只能开小号来应付。如此一来,自媒体作者们就又来一轮冲刺,来一轮新的操作,从零开始,当然又会给平台带来一定的流量,挂载更多的广告,让平台方赚得盆满钵满了。就好像网络游戏一样,里面的人物升级到最高级之后,要转世轮回,从头再来,虽然比没转世之前升级更快,获得的装备更好,但转世的角色很多,已经深陷算法陷阱,不能自拔了。自媒体作者们做大做强之后会被封杀,从头做起,其实只不过永远给平台打工而已,而且是从最廉价最底层的工作做起……

于是,很多自媒体作者注册了好几个号,有大号有小号,还要跨平台注册好几个号,几个号之间可以互相引流,以防做大做强之后被无情封杀。说白了,自媒体平台是被算法支配的平台,而算法设计之初就是以自媒体平台不断盈利为目的,有奖励,有惩罚,看似公平公正,其实只不过是算法的游戏而已,玩弄了很多自媒体作者,并且让他们不断奋斗,充当了最廉价的打工者,还是被剥削最重的打工者……而那些大网红也只不过是适应了平台方苛刻的规则之后才得以存活下去的人,带货不少,赚钱不多,大多数钱都被平台方抽走了,有的甚至还赔钱,就更是一把辛酸泪了。

自媒体平台的这些手段有些下作,是资本支配的游戏,人们看清这些,也就明白了这些手段的目的以及运作机制,需要研究一下,更需要时时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