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一些大厂都在讲愿景、使命、价值观(互联网公司的尿性)
为什么国内一些大厂都在讲愿景、使命、价值观(互联网公司的尿性)。当你点开这个题目的时候,心里也许想着,这不就是假大空“三件套”吗。正要关掉,转念一想,对呀,我们公司墙上也有,写得什么来着?记不清了…
10月我去深圳物联网展走了走,见到不少企业的展位最显眼的地方都有一句话“我们致力于... ”。 但仔细一看,怎么说的都差不多呀。
比如,这两个公司的描述我放在一起比较了半天。
-成为全球领先的模组与服务提供商
-成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大家帮我看看,这两家是不是就是同一个目标?
也许,大家仅仅把“三件套”仅仅当成了宣传口号?没有花时间去仔细思考与讨论?
不过,可以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发展需要长期目标。
对内对外因此愿景、使命、价值观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对于那些有着长远发展抱负的成长型科技企业。
愿景(Vision),未来的长远目标。
比如诚信、以客户中心、创新精神…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一个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并不是长期不变的,需要根据市场以及业务发展随时更新调整。
比如,微软在PC时代提出了伟大的愿景“让每个家庭,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这个目标把微软带上了2000年代的市值巅峰。 随后的10年,起码在发达国家微软的愿景实现了。但也发现每张办公桌上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有智能手机。在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微软明显慢了下来,收购诺基亚,手机端Windows....没有了方向的盲目努力带来的只有股价和品牌价值的节节倒退。 萨提亚接任CEO后提出重拾灵魂精神,而这个灵魂就是让每一个人和每一组织都能获得强大的技术,即技术全民化。 到2023年3.0版本提出“用户为本,科技向善”。因此,每一阶段的调整都是跟随时代的脉络以及业务发展而变化。 这些年埃森哲、爱立信等企业都在重新定义自己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期望能够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如此来说,使命、愿景、价值观不仅仅等同于企业文化。更是企业品牌的核心内涵,更以及业务战略、运营管理的顶层规划。 我们再分开来谈谈,先来看看使命。
2. 使命
使命也可以理解为创始团队的初心,也就是为啥要创业?内心深处的“why” 。简单来说就是“理想”。 以IBM为例,蓝色巨人使命是“改变世界,促进人类进步”。 过去的110多年,IBM助力阿波罗登月任务、发明个人电脑、创造了电子商务的概念,提出打造智慧的地球…如今IBM利用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健康的辅助诊疗,解决人类医生匮乏和不均衡的问题。 虽然前进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但是IBM具有挑战不可能为可能的传统,相信蓝色巨人在未来的某一天终将回到舞台中央。 再来看看这些优秀企业的使命: 苹果公司的“制造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大疆的“成为持续推动人类进步的科技公司”。 无需多说,大家知道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 4. 价值观 优秀的公司把价值观视为企业的DNA,融入到员工一言一行以及对客户的承诺上。 华为的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我们看到了,华为人身上确实有这种特质。 再来看看IBM的价值观,现在是创新为要、成就客户、诚信负责。企业内部的人员更了解自身业务,因此也需要参加,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来执行。 如果是之前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体系,现在仅仅是升级,可以HR/品牌等团队合作,共同引导内部讨论和提炼。 不少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大多来自企业创始人团队,有的甚至是老板想好了让员工背熟了就行。 但常常的结果是员工不理解,执行不到位。如果能让员工参与到了解、讨论的过程,对于打造内部企业文化以及员工作为品牌宣传大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内部讨论有了结论之后,有些企业还会引入广告公司,做文案打磨以及企业形象的重新设计。 为什么国内一些大厂都在讲愿景、使命、价值观(互联网公司的尿性)比如刷在墙上或者写在公司网页上就完了,而是扎扎实实地通过产品、服务、社会责任来一一体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