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袁隆平爷爷养了一只猫,取名叫“花花”。袁老去世后,“花花”会趴在袁老家的沙发上,似乎在等着爷爷回家;也会到曾经和袁老一起走过的路边停留,似乎在回忆着和爷爷曾经的过往;也会跑到稻田里打滚、晒太阳。

“花花”长大了,水稻产量也屡创新高,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还记得袁老去世时,全国人们刷满屏的哀悼。

花花

神农洞里种下的理想之种!

1936年秋天,袁隆平的母亲华静带孩子们游览距离汉口不远的神农祠。正值秋收,来神农祠祭拜的人络绎不绝。袁隆平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祭拜神农呢?

母亲告诉他:“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当年神农氏教人们种出来。相传在5000年以前,神农氏创耕耘、植五谷、驯禽兽、尝百草,深受后人敬仰爱戴!”

看着来往祭拜的人群,听着母亲的话语,袁隆平不禁向神农塑像恭敬地三鞠躬。此时,在他幼小的心理,就深深地记下了民生的疾苦和粮食的重要。

成功,要懂得节制欲望!

有一只胖狐狸,觅食的时候,听见一群鸡的叫声,聪明的狐狸终于找到了洞口,它贪婪地吃光了所有的小鸡,想要离开之后发现洞口太小,自己被卡在洞口,真的叫有来无回了。

后来狐狸愣是把自己饿了5天,让自己比来之前还要瘦,在十分饥饿的状态下逃出了洞口。

逃出洞口后,那只狐狸还是原来的那只饥饿的狐狸。

这个故事是袁老母亲曾经讲给他听的故事,他的母亲在告诉他:人要不能贪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其实在袁老在成名后,很多国内外公司都看到杂交水稻背后隐藏的惊人的财富力量,纷纷登门找他合作。如果袁隆平在那个时候选择下海的话,也许会是另一个首富之身影了。

有个词叫“无欲则刚”,简单的四个字,却很少人能真正懂得其中的奥义。

袁老一生朴素,只专心做好一件事,并在其中找寻人生的真谛与价值。我想,相比他的成功和收获,这种精神,更加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