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能不能创收?哪些项目可以成为副业?
说两个故事
一是在我过往的职业生涯,有个真实的例子,旭是我大学时代的师兄,做了两年家电部销售工作,非常拼,平均每天加班时长都到超过三个小时,还是没加班费那种,前后跟了俩老板都把他当团队核心承诺给他升职加薪,结果每次都没等到加薪,老板都离职了,连续两次空头支票,而且更惨的是那家公司后来也破产了。这种情况在职场太常见了。
二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电视剧,2023年热播的《平凡的荣耀》,大概是说金宸资本经理吴恪之,因个性耿直恪守原则,不善与上司相处,未受到公司重用。公司突然空降了学历普通、毫无经验的实习生孙弈秋进入吴恪之的两人团队。吴恪之非常排斥,但共事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孙弈秋的能力和实力,他言传身教、悉心指导,孙弈秋得以迅速成长。
所以听了这两个故事,作何感想?我呢用七个字总结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个人未来不要指望别人的施舍,你愿意做吴格之的下属吗?反正我不愿意。因为职场上绝大部分人没有孙弈秋的运气。
“摆脱生活压力,做个斜杠青年”
2023年电视剧《恋爱先生》热播,我记得很清楚就是这句话,斜杠青年是什么?就是主业外还有副业的青年,据猎聘大数据统计:近五成90后有副业,其中在90-94年出生的职场人中,49.26%的人有副业,而在95后中,有副业的人更是占到50.26%。
如今,“斜杠”不仅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刚需,更成为其重要的自我实现的方式。都知道为什么?但是我还是想列一下数据来看看社会财富真实状况,以深圳为例
目前深圳大多数人的月薪都是在3000块钱到8000块钱之间,真正月薪达到1万以上的人数比重只不过是15%左右。
而租金最低的坪山、光明这些地区,平均每套房的租金也达到3000块钱以上,这个租金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承受得起。
从这个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深圳应届毕业生有43%的工资是用来支付房租,这个比例位居各大城市的榜首。
再看个人收入情况吧,主观一点说吧,在一二线城市上班的90后,白天上班打卡,空闲时间疯狂购物剁手,那十有八九是负债累累;如果是80后,上有老下有小,没有社交、没有睡眠,白天为老板卖命,晚上和孩子教育心力交瘁,那十有八九是会怀疑人生的。
所以说主观客观在说一个事实,那就是不想斜杠都不行,副业就是刚需。
不管主业副业,无论是深耕专精还是扩大自己财富盘,无论是996升职加薪,还是早点下班多学点东西,都是各凭本事吃饭,孰优孰劣你们自己评判。
说个题外话,毒鸡汤的一大特征,就是只贩卖焦虑和强调努力,但却不从不提具体方法。
既然这样说了,我不敢说我现在路走得有多宽,但是还是有几个经验:
第一不管是斜杠还是副业,大致分为六类:1、分享型副业:购物+旅游经验分享等;2、知识型副业:问答+开设网络课堂等;3、技术型副业:PPT设计+程序员接私单+配声+翻译+图片拍摄等;4、写作型副业:网络投稿+公众号撰文+剧本杀编剧等;5、人脉型副业:微商、网店、咸鱼等。6、体力型副业:网约车、跑腿、众包等,不管你能力是适合是做哪个类型,我都建议你在做这些副业的时候有流量思维,也就是把自己做这些事情拍成短视频或者直播,具体为什么?大家可以看我前天写的《为什么越俗越多人看?越low越赚钱?》
第二就是时间管理,如果你决定搞副业了,主业就别再加班了,鱼与熊掌啊,不可能同时做好两件事。不要再理会你同事异样目光,不管同事加不加班,你就准点加班,把本职工作做好,不犯错老板也逮不到,你可能有人觉得这样是不是没有职业道德是不是太冷血太功利了。因为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也这样想,但是后来发现资本更残酷,老板抛弃你的时候,也不会讲任何情面。
第三多了解市场行情,多关注投融资,看资本往哪走。比如今年的反垄断处罚啦、恒大暴雷啊、华为在沙特的新能源储存项目等等,至少能开拓视野,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
第四就是从新认识自己,都是成年人啊,认识世界要从认识自己开始,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赋,我简单说什么是天赋,一是你觉得你做这件事情很容易就做成了;二是你迫不及待的想去做的事。三是你发现自己学的很快。四是这些事做完后能带给你满足感和成就感,做这件事儿觉得不累还会很爽。
比如说我写头条,从早上九点做到晚上九点,中间不会有任何事情能打断我。你花成天时间去做一件事儿肯定会比别人走得更远。
最后呢,社会在内卷,保持不断学习才是是一切事情的基础,副业也一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