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今日头条已经有两个月了,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写了两篇很简单的文章,浏览量差得见不得人。第三篇文章,我写了我妈妈和我说的一些寨子里的一些有点无法解释的怪事,这篇文章就爆了。

写村子怪事那篇文章的数据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数据吧,3.3万的播放量得32块钱,这是目前收益最高的一篇文章了。

当时有了这篇文章以后,我心想,既然用户大多喜欢看这种奇奇怪怪的事物,而正好我家乡那里有一个很奇怪的有点灵异的现象,就是一个人会突然变得唠唠叨叨,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不久后就成为算卦者了,我自认为这篇文章会比之前那个爆,但是出乎意料,系统不给我通过,认为我的文章有不适合发布的内容。

入驻头条60天的收益情况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有点大,第二篇爆文是我写的我们贵州那边的酒席和红包的现象严重,很多人苦不堪言,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此也爆了,但是收入也在30元左右。

我们新手写文章赚钱,其实比较难,我接下来和你整理一下为什么难?

1.别人深耕头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新手要抢占市场谈何容易。

我举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我相信你就能理解这一点了,很多人说头条的推荐机制是很公平的,对是没错。

打个比方,街道办给村里的30户人家都分配了一个摊位,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卖东西赚钱,摊位显示量和顾客选择没有偏差,但是,别人卖的是尝不忘,已经卖了十几年了,不但有固定的客流,并且人家都觉得尝不忘挺好吃,而这家人家也很清楚,尝不忘怎么做能够让客户更喜欢。

而你呢?你连你要卖什么东西都没想清楚,你哪里来的顾客?偶尔可能有人也光顾你的摊位,但是仅仅是因为人家路过而已,可能刚好需要就买了你家的东西。

但是,你都没想好卖什么好,对市场也不了解,请问你如何干得过尝不忘?

2.输出和接受端不对称,大多新手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大多用户是40岁的中老年人。

有这样一个情形,几个50岁的老头正在聊天,聊得津津有味的,这时候一个25岁的小伙说,我给大家说一下我对某件事的看法。

这时候我相信这几个50岁大叔肯定会很不屑的瞥你一眼,你能分享出什么新鲜的呀?

这就是现在年轻人写文章的现状啊,你分享的东西,大多数中老年人是没有太大兴趣的。

3.分享生活只是口水话,专业知识又往往是少数人的特权。

如果你想分享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不可能每天都是传奇的吧?平淡无奇的生活有啥好分享的呢?

我承认可能说一些苦情的经历,或者一些奇怪的事情,确实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关注,但是这些题材是很有限的。

很多用户都是中老年人,养生和健康领域应该会有不错的市场,但是这些领域大多需要平台认证才可以发表的,我们一般人是不能乱发的。

你想一下,你今天发表一天文章说吃西红柿可以治疗感冒,那有个用户看完你的文章后,只吃西红柿不喝水也不买药,你说责任谁承担嘛?

时事新闻又只有记者才能发表文章,即使是有些新奇的事情,比如前两天南宁的修水龙头事件和大车把桥弄跨了这两件事,其实一个普通人是写不出大篇幅的文章的。

4.正常人大多是正常看法,正常看法大多都很难吸引人。

你就打个比方来说,我在南宁做房地产这一块的商业地产销售,从事了有近5年的时间了,但是你说我们在该领域写出多少文章吗?

不错,我是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也是有限的,零碎的,我可以在我的领域写几篇文章,但是写完写几篇以后呢?

我可以写什么啊?

5.我尝试过的几个领域,结局都是不尽如人意

第一:我尝试过写新闻热点,比如之前的猪价跌破5元大关,和三大视频平台取消超前点播的新闻一出来,我第一时间就发挥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写了两篇文章。其中猪肉价格这一块,我还查了2023年到2023年猪价的情况,然后进行简单分析,花费很多精力,但是文章反应非常非常一般。

三大视频平台取消超前点播这件事,我觉得我分享的观点也是很不错的,并且也确实是最新的新闻,我挑灯夜战写了一篇文章,效果也极其一般。

第二:我尝试写好故事,我看了一篇读者的故事,大概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的翻版,我就尝试也写这种很好的故事。其中我尝试把电影《巴顿奇事》里面的情节改编成故事,把电影《时光恋旅人》也改编成故事,并且都是最后得出一个很积极的结论的故事,比如《时光恋旅人》就告诉了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每一秒,但是也都没多大效果。

结语:经过两个月以来,我的体会就是,这是一个分享的平台,我们普通人想用其赚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我鼓励有空就写写,总比做其他没有意义的事情好很多。另外大家写文章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用户群体这个大问题,你写什么样的文章用户群体会喜欢,就尽量写那方面。

散文类和非主流类的文章大概是不被欢迎的,因为用户群体年轻人比较少。很多人分享的收益很诱人,但是大家要记住,我们和人家很难站在同一起跑线再去竞争了。

所以,理智对待,喜欢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