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有什么用,什么样的内容才叫自媒体
最近很多人都在谈论自媒体这个名词,众说纷纭,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理论。百度百科中对自媒体的解释也是零零散散,很多业内人士也对自媒体写出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说自媒体就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有的人说自媒体是一种情绪鲜明、有血有肉、有粉丝群的表现形式,更是一道窄门;有的人说自媒体应该是具有强烈个人特征和风格的小群体或者个人搭建的媒体;有的人说自媒体是一个伪命题,只是别人附加的名词而已。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笔者一直觉得,自媒体其实是动词加名词再加形容词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笔者要说,自媒体,不是自媒体,应是志媒体! 自媒体——自己的媒体,自己对外界大声的说自己想说的话,不受他人影响,但受他人的评论影响;不受媒体的影响,但受媒体人的影响;自在自由,自在公平公正,自在独特见解、一针见血、能引起共鸣的自由媒体。
自媒体——成为什么样的媒体?
自媒体也叫自我营销的媒体。 说到自我营销,没人能比得上姜子牙。姜子牙原本是一个杀猪的人,但最后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他是怎么营销自己的?他的媒体是如何做的? 姜子牙原本是一个杀猪的,混迹菜市场的时间长达半生之久。后来他嫌弃杀猪既累又脏就改行做了算命先生,他算命很准,原因是因为他混在菜市场。因为那个年代压根就没有什么新闻传播,所以菜市场就是传播新闻的发源地。而且姜子牙很会收集资源,更懂得聆听每家每户的声音,所以他用了半生去积累这些信息,最后在经过他的精细化加工,所以他的算命就如此之准了。 姜子牙就是这样开始了他的“自媒体”传播。他知道个人品牌很重要,对于自媒体而已更是如此。
姜子牙一心想做军师,而且还是帝王之师。姜子牙野心很大,此人擅用技巧,知道周文王有造反之心,而且也明白了当时的风云,深知周文王定能帮他成就伟业。 为此姜子牙就酝酿了后人熟知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了。其实姜子牙一早就已经策划好了,而且姜子牙很会炒作自己,从算命开始就在为自己做铺垫,所以姜子牙成功了。
姜子牙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媒体也是如此,自媒体也需要个人品牌,更需要适当炒作。 自媒体虽然脱离了传统媒体,但是却永远也脱离不了人与人的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本身就离不开品牌与炒作。 在考虑成为自媒体人之前,首先就要立志成为什么样的自媒体,成为什么样的品牌。酝酿一切,把握时机。自媒体才能成为“志媒体”。 自媒体——怎么样的媒体? 再谈现在的自媒体形式,互联网的时代,让每一个人都成了媒体,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声,每一个人都在呐喊,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同时又让信息与信息之间量化。
所以目前的自媒体可分三种。
一、微博:大众化媒体 微博的兴起,让众多人可以把心中的话说出来。这是一种改变,一种力量的改变。微博,是自媒体的一种形式,也是大众化的自媒体。人人都可以说,人人都可以看。你来说,我来评,他来说,你来传。这就是一种开放式的自媒体。但是这种大众化的媒体并不是每个人的发声都能够看到,因为微博的碎片化,时间的流动性,所以玩微博的人同样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微博的自媒体也不是人人都玩得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玩微博你得像杜子建一样懂的人心,
懂得去营销自己,包装自己。或者像@留几手一样懂得炒作。 微博就像是我们在大街看到的促销活动一样,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在那里呐喊,我这里的产品如何如何,打几折了送多少,看得到的人自然能看到,但是买与不买就是另一回事了。自媒体也是一样,你发出声来,由谁去传播或者谁去跟踪,这就不是你所能决定的事情了。 微博不是每个人都能玩得来的地方,但微博是每个人都可以玩的地方,这个自媒体,掌握在你的手中。
二、微信:个体户媒体 为什么说微信是个体户?因为博主说了算,用户就算是互动了也只是你们俩的秘密而已。青龙老贼说微信自媒体就是一个半成品,确实,微信还不够成熟,远远没有微博那么成熟与稳重。微信是种个体户的自媒体,由你发出声音,谁来评判这个声音的好与坏?现在很多的微信公众平台都是独立的,他们就像一个孤独的孩子,有人哺乳他,但是却没人来安慰他。这是多么可怜现状。就像青龙老贼说的一样:微信是一个通讯工具,公众平台天生是一个CRM系统,但是对于自媒体来说它的交互性却非常差,使用微信编辑器生成的文章页面上没有评论和表态功能,转发又隐藏得很深,用户基本是阅读为主,不能参与讨论也很少分享,更加不要说什么用户之间的交流了,在微信上玩自媒体就是一夜回到WEB1.0。
我说微信是个体户,没有人保护,没有人支持。这就像是你漂泊在陌生的城市里,没有了依靠,在遇到困难时,你会措手不及,甚至会倒下。最近牟长青撰文揭密大量草根微信大号遭封杀的过程,从中我们就能了解到,微信自媒体是多么薄弱的一个群体啊。人家想封你就封你,你还有上诉机会吗?你能控告它吗?不可能,所以微信自媒体就是一个个体户的形式,要想发展,除了能力以外,还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
三、博客:思想媒体在我眼中看来,唯有博客才是最能展现实力与思想的自媒体。 写一篇文章很不容易,长期坚持写就更不容易,而且每一篇文章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与观点。为此博客中的自媒体相当难做。 博客做得好的有卢松松,还有就是程苓峰的云科技,他们每天都坚持写文,出产高质量,有思想,有独特见解的文章,而且还要融入大众的眼球。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吸引众多人的共鸣,一篇好的文章可以让你的观点影响更多人,博客承载的不单是一种自媒体,更是一种充满思想的“志媒体”。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玩博客,他们对自媒体也很感兴趣,但是从他们的博客角度来看,与“志媒体”偏差太大。
除了应用所谓营销还是营销,除了从中获得流量与利益,就等于别无他求了。这种形式的博客媒体,早已泛滥成了灾。很多人以为做一个博客很容易,当然做一个博客确实很容易,但是把这个博客做好,却是很难。所以以博客为中心的自媒体已经很少,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都是一些精英才能搞定的事。 “自媒体”更是精英影响力的释放。把这句话放在博客自媒体中就非常适合了。 潘越飞说自媒体是一道窄门,我很赞同这种说法。自媒体需要对一个领域非常了解,而且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像龚文祥,程苓峰等自媒体人,都是在一个领域脚踏实地,深研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品牌。 路由今日汗水,交换明日成功。自媒体不是自媒体,而是志媒体。
这些年,自媒体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在写之前,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真的很是庞大,且能从不同的人群当中得到不同的答案。
一直以来,我都不怎么愿意称自己为一个自媒体人,在这些年的自媒体发展过程当中,这三个字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
经常有人问:你是做什么的啊?
我都不好意思回答,只要回答了,别人一般都是不屑的那种表情:那些垃圾文就是你写的啊。
竟然也无从争辩。
那么,这一次,我们就来慢慢的说一下,自媒体到底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哲学告诉我们,看待大问题,要学会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
这次的小问题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自媒体带给普通用户什么?自媒体带给从业者什么?自媒体带给我什么?自媒体带给这个社会什么?自媒体带给未来什么?
自媒体带给普通用户什么?
这里的普通用户指的是纯粹的内容阅读者。
就像是我老爹一样,他每天都会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完全的放在今日头条这个app里,并且看到有意思的东西还会在第一时间分享给我。
那些新闻或者视频,他看的很是开心,时不时的抱着手机傻乐。
我老爹的身份其实就是普通的用户。
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再细分,可以按照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受教育程度来不同的说,这次就简单点来说。
自媒体给这些用户带来的就是那种平时的快乐,打发自己无聊时间。
自媒体的本质是内容,普通的用户就是去消费内容。
在我们的周围不是每个人都是那种每天996的工作状态,大部分的人应该就是我老爹这种,每天上班的时间比较固定,完了就想干什么就什么,可是他们又没有别的娱乐方式,不会去蹦迪,不会有太多的应酬。
趣头条这么一个平台,当时的口号也是农村包围城市,从偏远地区开始积累的用户。
他们瞅准的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阳春白雪是要有,下里巴人也是要有。
拿着手机,去看那些大数据推荐的内容,看些无关紧要的新闻乐呵呵的,这不是挺好的吗?当然了,事情有好的一面,势必也有坏的一个方面。自媒体要赚钱,赚钱就要流量,就会有很多没有道德观念的人为了流量而肆意的做虚假夸张内容。
这些虚假的内容看起来很是刺激,却也有很多的副作用,让人变得浮躁。
那些标题党充斥的版面,让人们没办法去安心做自己的工作,天天想着的就是怎么去发财,怎么去变成高富帅,这种情绪的造成,自媒体真的是有绝对的责任。
不过,这里面也有用户的责任,创作者是根据用户的喜欢程度来写内容,普通用户就喜欢看这个,这也就决定了创作者只能去迎合读者,只有这样子才能获得不错的流量。
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坎坷的,各个平台也是在不断的打击,相信经过长时间的打击,一定能在不远的以后,变得不再是那么浮躁。
自媒体给从业者带来什么?
自媒体是一个完整的行业,有着整齐的行业链条,也有合理的分工,就像是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一样,自媒体也是一个行业,不是什么妖魔鬼怪。
既然是行业,那么从业者势必也就会良莠不齐,什么样子的人都有,不可能都是好人,也不可能都是坏人。
1、给一些不良的从业者带来财富。我做自媒体的时候,也被骗了五百块钱,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骗我的那个人长什么样子,在什么地方,如今是不是靠着我给的五百块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不过,天道轮回,他一定会遭受到报应。这些骗子是自媒体从业者吗?肯定是的。
在这两年里,我接触到的人很多,被骗的也不只我一个,他们也是借助自媒体的东风,发了一些财。
2、也有一些很良心的所谓领路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也提供给一些免费的资源,自媒体做得好和做的坏,可能也就是那一步的距离,但是信息差就是这么来的,很多时候,如果没有那个指路的人,我们再这么费劲就是过不去。
我一向喜欢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付费,这是个人情的社会,没给人钱的时候,请教一个问题,感觉自己就跟孙子似的,害怕打扰,害怕冒失。
随手给了几十块钱,几百块钱,真的不多,可心里上的作用就不一样了。
我给你付费了,你就要好好的跟我说。
大概是这么的一个心理吧。
一直觉得,能用钱摆平的事情,就不要欠人情。
3、对于另外的从业者,这里指的是个人类的小个体,可能大部分是我这样子,安安静静地写自己的东西,做自己的平台,不至于发大财,但是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问心无愧。
4、再者,就是一些工作室,去年的时候,很多人开始做工作室,这里面有运营的好的,赚了不少的钱,也有一些是高高兴兴的开始,可是没什么惊艳,最后赔钱赔的裤子都没有。
前面我们就说自媒体是一个行业,那么,任何行业自然是有人赚钱有人陪钱,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5、最后的这类人是我在后面的时候才接触到的一些人群,他们不做平台,也不做培训,只为那些做平台做工作室的人提供大量的账号,这类人我们可以叫做号贩子。他们靠着微信,凭借自己的强大人脉和良好的信誉,独自成了一派。
接触了很多,大部分信用和售后很好,在一张身份证只能一个号的今天,他们这些人的存在真的是良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