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内容营销怎么做?全网营销,精准客源,全网营销方法
曾经酒香不怕巷子深,而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了。要卖出东西,不会吆喝是不行的。前几年一起工作过的一位同事,经历了怀孕生子,全职主妇之后自己开起来小店,而且是线下的。
疫情期间,小店也没怎么受影响。我很好奇,虽然原本就知道她脑子灵活是个人才,文笔清奇,写小说写各种文,顺手拈来,却也没想到她真正厉害的是做生意。
她说,其实,她就是会吆喝而已。沾了文字技能不错的光。早年读书写文,看似文艺的那一套,都是实打实的一技之长。现在结合时代的发展提供的各网络平台,更有如鱼得水之感。
后来,我在《营销5.0》这本书里找到了同事故事背后的思维逻辑。才明白,其实她是很懂营销的人。而这本《营销5.0》也让我对营销有了新的认识。
《营销5.0》的作者杨芳莉拥有十多年百强企业从业经验,在商品供应链、互联网平台建设、运营管理、营销推广及整体商业战略落地实施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她作为胡兴民先生的学生及团队成员,与胡先生及团队共同创造了这本后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营销5.0》。
胡兴民先生有30多年丰富的商业经营的实践经验,多年从事商业模式,互联网战略,数字营销等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将深度的实践经验及高度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完整结合。
这本书讲解了新时代营销中所迭代出的新理论、方法和实践。企业要从过去的垒砖头向数人头的思维模式转变,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技术和手段。构建服务会员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运营体系。
今天我们只从本书所讲的社交媒体中内容营销的部分来分享一下:
一、内容营销的四个基础形式
不同于传统广告具有的推销性质与内涵,内容营销是一种企业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进一步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播的营销方式。
如烤箱生产公司的官方微博、公众号等平台上有很多制作精良的视频,来指导大家如何使用烤箱来制作各种美食。
书中提出4个基础内容,广泛适用于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的形式传播:
1.有用:为用户提供可以参考、应用的信息。比如烤箱公司账号提供的如何保养烤箱的方法,制作某种蛋糕的注意事项等。
2.有趣:调剂情绪的让人感觉到喜悦或者有意思的内容。
3.有利:提供可以节省金钱或者带领收益的分享或者优惠,比如有些抽奖或者是免费获取电子书、优惠卷之类的。
4.有情:能触动用户感情的内容,可以是亲情、有情、爱情,也可以是更大的家国情怀等,能引起人们共情的内容。
二、六种常用的内容策略
(一)制作热点性内容
热点性内容及即某段时间内大家都在关注的热门信息。制作热点性内容之所以可以成为内容策略,主要因热点性内容备受关注,而且在各种分类搜索中也会被认为是相关话题,比较容易被排在相对靠前的位置。
热点性内容涉及面很广,《营销5.0》中概括分为以下几种:
1.国际事件:比如现在正在进行中的奥运会。
2.国内大事:比如开放三胎政策等。
3.社会事件:比如全国高考、河南错换婴儿28年事件等,能引起大量民众关心的事件。
4.时令新闻:比如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上的饮食起居以及养生注意事项等。
(二)制作即时性内容:内容有效期比热点内容短,可能就几个小时。
(三)制作生活故事性内容:生活周遭发生的感人事件等。
(四)制作方案或学习性内容:方案或学习性内容包含多种不同层级的方案与知识,小到生活小贴士,大到对企业管理的一些建议,发布这些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用户觉得有用。
(五)制作持续性连载内容:持续发布的一系列内容,常常是有用的内容类型。
(六)制作促销性内容:与特定事件内促销相关的内容。
三、七种吸引点击的标题
在完成了内容的主体文字后,营销人员需要在再回头为文案拟定一个吸引人的标题,这样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营销5.0》这本书里,总结了7种最能吸引人的标题种类:
1.承诺文章价值和意义的标题:标题中提到某些群体的”痛点“问题。如《学会这5招,不懂配色也能做出高逼格PPT》。
2.提出疑问的标题:关键词通常是社会热点,用来引发大家好奇心。
3.结合时事创建的标题:容易引起关注,也容易被搜索到。
4.融入了“为什么”“如何”“理由”等关键字的标题:标题中暗示会给出答案,也诱惑人们打开看究竟。
5.承诺快速见效的标题:这种标题比较容易吸引人打开,但是不能太夸张。
6.专家建议类标题:借助专家给人的权威感,增加说服力。
7.生活小贴士类标题
四、转发分享的动机
只有高效的分享裂变才能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快速打造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
作者总结的四种动机分别是:
1.被感动:被内容打动,产生了情感和情绪的变化,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共情。
2.自我效能感:转发这些内容能代表自我成就感,彰显自己的身份、资源等。自己不好直接大喇叭告诉别人的,借助转发暗戳戳的秀出来。
3.强实用性:很多人会因为信息的实用性而分发给需要的朋友或者直接转发在朋友圈。其实朋友圈里很多信息都是这种类型的。我自己转发的最多的也是这一类。
4.表达支持:人们通常更愿意对社会公益、国家政策等内容进行转发支持。
内容营销的这几个方面非常重要,需要运营者不断的实践改进,另外发布渠道也非常重要。
要想运营好某个渠道的账号,就得懂得此渠道的规则和属性。一鱼多吃是好的,但是不能原封不动的把内容复制到不同属性的平台上。
就像知乎,问答平台,最好的运营自然是多去回答问题;简书就是文字内容的天地,抖音则是短视频比较适合;腾讯视频则是长视频平台。每个渠道都有自己的规则,要想游刃有余,就得先懂规则。设计内容的时候,要清楚适合发布在哪种平台上。
除了内容营销的部分,《营销5.0》这本书里详细讲解到的每一个点,都值得搞运营的人好好的学习,实践,是从业者不可多得的学习材料。
据CNNIC统计,2023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6亿人次,全球的互联网用户更是在以每天60万的速度迅速增长,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对企业来讲无疑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传统企业要打开互联网市场的大门,“互联网+”是一个绝佳的机遇。那么如何与“互联网+”一起进化呢?这是一个需要传统企业宣传人员脑洞大开的问题。
我们要清楚与“互联网+”一起进化的三个关键:
01
别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很多传统企业都把“互联网+”的概念理解为在网络上做做广告,把产品拿到网络上售卖,当然这么理解也没有错。传统企业如果不循序渐进,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02
别单干蛮干
在不熟悉的互联网领域,传统企业必须杜绝单干蛮干。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与互联网营销服务商合作是绝佳的选择。
就互联网营销来说,制定好营销的方向,规划好营销活动的战略、方针以及实施营销方案的时间计划是最佳全案营销的必备关键。
03
别守着旧机器不放
过去人们常把企业比作一台机器,企业也用运作机器的方法来运作自己。作为一台机器需要人来操作,需要维护和保养,然后确保这台机器在它的生命周期内有序不变地工作。
把企业当作机器来运作有三点好处:
其一,按照既定的模式去运行即可,可谓简单;
其二,既有的模式和结构带来经得起考验的效率,可谓高效;
其三,在了解企业方向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结合机器的缜密特性去运作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可谓合作。
就如机器需要更新换代一样,当一台机器不再适应当前的时代以及技术要求时,面临的必然是淘汰。相对企业来说也同样适用,机器式的企业在当前已不具备这个时代所需的特性。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任何营销短板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营销效果,唯有能够独立完成营销方案的企业,才能准确把握时机与节奏,抓住“互联网+”机遇,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打开并稳固互联网市场。
《互联网+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新玩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