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已经是接触销售第7个年头了,这既是分享,也是对自己7年来的一个总结。分享一下,我是如何从当初上大学时候浑浑噩噩、一无所有,到如今超越大部分同学,有车有房。这是人人可以复制的方法,如果你能够看明白,那你的月收入不会低于1万元,而且没有上限。从2023年刚刚上大学时候,线下打工第一个月赚了1300元,互联网第一笔200元的成交单,我一共涉猎了3个行业,每个行业里都用自己的一套思路,赚取了第一桶金。

对女孩子而言,奥迪没有抵抗力。

我的第一份副业,是通过互联网达成的。

那时候大多数同学只知道开个淘宝店,卖卖水果、内衣内裤,或者去附近商场KFC打工,一个月也不过赚个500到1000元。还有的站柜台做销售,能赚个2000元。一开始我也去一家化妆品店应聘了,店家嫌弃我长得不够好看,让我去后面帮打包发货。我心里想,我能说会道,我就是来卖货锻炼自己的。让我去打包,在这个三线城市能有啥出息?不干!坚决不干!店家看我态度坚决,还是安排我去卖货了。不过如果干不好,让我马上走人。

女孩子的能力和颜值无关

说是卖货,其实就是看货,都是一些小物件,除了化妆品,还有饰品、围巾、摆件什么的。现在看来,这绝对是一份没什么出息的工作。但当时我不那么认为,毕竟是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我必须鼓起十二分的勇气。每天一大早,我就到了我的“小卖部”。这家店的地势不差,每天来逛逛的人不算少。

努力,是给自己最好的通行证

刚开始,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盯着顾客。别人看货,而我在看人。观察人,本就是一门学问。别说,这工作一开始还挺惬意。但是几天下来,就有点枯燥了。这生活,就跟退休大爷的生活一样,重复劳动,没有挑战性。

或许我天生就喜欢冒险和挑战。那顾客不找我,我就主动去找客户。再有看到客客户来闲逛,我就上去搭话。看到他拿着美宝莲比划,我就上去一顿讲,我们这里在做活动,商品多好多便宜。别的地方同样的产品,卖的贵的多。反正讲啥也不知道,勇敢去讲就是了。

讲了几次后,发现问题了。很多人要问,如果货还是卖不出去,那怎么办?咱得讲到点子上。那怎么讲到点子上呢?自己多学习!学产品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店家并不会告诉你。

自己扩充知识面,笨鸟先飞

客户上妆,那肯定是搭配衣服的,那我就得从化妆手法入手。我就每天从网上看美容类的相关搭配,当时手机那网络还没这么快,4g刚刚普及,我记得手机还是用的爸爸淘汰给我的iPhone4。不像现在,各大社交媒体咨询一个不缺。那时候,搜索出来的,基本上比较片面,还得自己整合。可我来者不拒,花时间去研究。这就奠定了我后来做新媒体的基础。来客户的了,我就勇敢去讲述自己知道的东西。讲着讲着,有点感觉了。好几个客户听了我的讲解,还真下单了。

互联网上啥都有,关键是自己如何去找

这我的劲头更大了!饰品怎么卖、摆件怎么卖、围巾,帽子,笔记本怎么卖!我都上网查了一下,每一样产品的卖点。不过那时候,我没人带,都是自己琢磨。

就这样做了一个月,到了发工资那天,除了底薪800,加上提成500,一共拿到了1300元!对于当时的我来讲,可是一笔巨款啊!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发完工资当天,兜里揣着1300块钱,那种自信油然而生,瞬间感觉同龄人都弱爆了。

这个feel倍儿爽!

揣着这些钱,我马上上某宝给我妈妈买了一支染发剂,因为我看到她的有了白发,我想妈妈变得更好看一点。剩下的钱,我请室友吃了一顿火锅,随便她们点。那时候一顿100元的火锅很不错了,室友都看呆了。

我的室友都在打工,然而没有我赚的多。其实有对比就有动力,当你的思维和同龄人不一样时候,你就有更高的视野,你就能得到更多的尊重。世界不会看你多努力,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

通过不断的摸索,不断思考如何搞定客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得不断提升自己。

砥砺前行,只为走更远

我把这段经历写进了我的微博,没想到很快得到了30个点赞,大家都说这个大学生好聪明,以后一定能够有出息。这事情给了我动力,发现在自媒体平台上,能够得到共鸣。分享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保持了日更动态的好习惯。

记录每一个点点滴滴,整理成文字

写得多了,发现后来没多少人看,我就反思自己,是不是内容不够完善?是不是我的文笔不够好?

我就开始观察大咖写的内容,每天不断地复盘,模仿人家再加入一点自己的内容。

慢慢的,很多人对我的营销思维感兴趣,我拥有了第一波粉丝。

网络带来了共鸣

与此同时,店家配给我了两个小跟班,让我传授传授经验,说每个月多给我200块补贴。我想好哇,带徒弟这事有意思。我就把自己的销售思维、方法统统告诉他们。

然而实践过程中,他们两个发现很困难、努力也模仿不了我,渐渐的泄气了,开始一天天的混日子。我说这样不行的。

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我带人的方法有问题。当别人做的不够好时候,指责和辱骂是没用的,只能自己找自己的问题。

我就自己上百度搜索,学习带团队方法,结合着课堂上学习的工商管理知识。由于他们两个文化不高,再次系统性地对他们说,他们听得两眼放光,我知道他们听进去了。想想看,你们带人时候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问题?

学习,不断地学习

他们逐渐疲惫以后,我又想到了,网络上很多成功学大师的演讲视频可以看。我就挨个打开来,挨个去研究,找到精髓。然后我带着他们模拟场景,钻研话术,一些话术如果学不会,那就用笔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能促进记忆。

天天催着哄着,好不容易背诵得差不多了。终于,他们开的单也变多了。店家相当满意,夸我是个销售人才。

第二个月我自己拿到了2000元,因为店家认识到必须给我提成了,这样能够挽留我。后面我光依靠徒弟给我带来的提成,就可以瞎晃悠了。

这次带给我的启迪是,做老板多舒服,可以引导手底下人干活,自己轻松多了。然而当好老板哪有这么容易?可是,难道因为困难就不去研究了吗?人的认知局限,往往是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无法做出最优的选择。

成绩都是自己一步步做出来的

后来我微博粉丝缓慢地增长了,我就开始学着多平台发展,在每个平台发展自己的粉丝,混圈打开名气。第一次成交就是因为粉丝觉得我靠谱,一下子给我转了两百红包,成了!

我热爱钻研的性格,把很多平台的规则研究得很透彻,自己养了很多账号,试着做矩阵账户。那时候还没矩阵的概念,不过我已经超前了。

懂的人自然懂,五年前玩新媒体“托”的重要性

后面我一直执着做互联网,做自媒体,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人脉,做过不少短期项目,赚得不少。后来还是因为自己社会经验不足,用人不当,吃了大亏,负债百万。

开始接触信息流后,因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稳固,不断钻研,逐渐有了效果。有句话说,得流量者得天下,有了客户,加上产品优秀,自然不愁销量。现在是知识付费时代,找对方法,就打开了格局。这个行当很暴利,让我花了大量精力。

聪明的人总是抢占先机

其实我更想从人性角度出发,谈谈一些更加核心的东西。无利不起早,大家都想赚快钱。然而为何我只是亏了百万,很快又站起来了,而我很多网络上的同行已经堕入深渊,没法回头。

稳中求进,才是长治久安的取胜之道。快钱来的快,去得快。如果做不好一个老板,把控不住大局,不如一辈子安稳地做个销售。

我对我的行业把握特别谨慎,把风险降到最低,也叮嘱身边人一定要稳一点,千万别步了别人的后尘。

稳中求进,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