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收购推特的大型泡沫魔幻剧,总算是落下帷幕了。

当地时间10月27日,马斯克以440亿美元的总价完成了对推特的收购。

马斯克在完成收购的时候,已经抱着一个水槽,正式入驻推特总部,马斯克还把他在推特上的自我介绍,改成了“推特老板”。

并且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马斯克在完成收购后,已经解雇了推特的CEO和CFO,还有当初负责封禁特朗普的推特法务和政策主管。

在马斯克收购推特的条款里,存在一条“黄金降落伞”的条款,要求马斯克在收购完成后,可以接管整个社交网络平台,并自动解雇这3人,但有义务给这3人支付2亿美元。

其中,推特原CEO和CFO是获得了6500万美元和6600万美元,负责封禁特朗普的法务主观是获得了7400万美元的遣散费。

在交易完成后,管理团队也是成功套现走人,马斯克和背后的财团也获得了他们想要的舆论利器,可谓是皆大欢喜,只是这个价格有点高。

这次收购,是按照马斯克之前给的440亿美元收购原价。

也就是马斯克按照每股54.2美元向推特的股东收购所有股份,然后推特就会退市,成为马斯克的私人企业。

这个价格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前的价格。

但由于美联储激进加息,所以现在美股大型科技股的估值是一跌再跌,马斯克还用原来的440亿美元去收购,显然是有些吃亏。

54.2美元相比去年推特历史高点80.75美元,跌了32.8%。

这看起来跌了很多。

但以推特的竞争对手脸书为例,脸书去年股价历史最高是384美元,昨天刚跌到最低的96.38美元,累计下跌75%,可以说是腰斩之后又腰斩了,27日更是单日暴跌24%。

推特如果不是有马斯克这个收购案撑着,跌幅恐怕远不止32.8%,至少得腰斩一次,那么马斯克的收购金额应该降低为327亿美元,而不是440亿美元。

其实,马斯克一开始也有些不甘心,想砍砍价。

但在4月25日,马斯克已经就收购金额跟推特达成协议,如果只是因为价格就出尔反尔,很容易被罚巨额罚金。

于是,马斯克给出的理由是,指责推特在虚假账号数量方面有所隐瞒,决定停止收购。

马斯克潜台词就是说,推特上水军数量太多,所以推特业绩存在一些问题,那言下之意就是这个收购价太高了,所以不收购了。

当时,马斯克和推特管理层各种打口水仗,双方互相指责。

到7月8日,马斯克正式宣布终止收购交易,称推特“严重违反协议中多项条款”。

然后7月12日,推特正式起诉马斯克。

本来这个案子是要到10月17日开庭,过去两个月,马斯克和推特管理层也是在社交平台上,各种唇枪舌战,把这次创纪录的收购案搞得很狗血,都变成了泡沫魔幻剧。

但马斯克也很清楚,如果真正对簿公堂,对他是比较不利的,因为他之前确实跟推特达成了收购协议,白纸黑字,不容他后悔,如果他真的停止收购,可能会面临10亿美元罚金,并且罚完钱还可能要面临强制完成交易。

最终,在开庭前两周,10月初马斯克又开始改口,称愿意以原价440亿美元收购推特。

10月6日,特拉华州的法官宣布暂停审理此案,并要求马斯克于10月28日17时前完成收购交易,否则将在11月重新开启庭审。

所以,马斯克是赶在最后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收购。

从马斯克最后愿意按照440亿美元的原价收购推特,双方马上就完成了收购来看,过去半年的博弈,其实就是价格没谈拢,马斯克后悔用这么高价格收购推特。

可能马斯克在4月份的时候,也没想到美联储激进加息会这么猛。

3月的时候,美联储还只是加息25基点,4月份是没有议息会议,5月才开始加息50基点。

所以,4月份的时候,马斯克没有预料到美联储会如此激进加息也不奇怪。

结果美联储从6月开始,连着3次加息75基点,让美债收益率飙升,自然会压低美国科技股的估值。

所以,马斯克后悔也很正常。

如果马斯克4月份没跟推特达成收购协议,只要晚上一个月,估计马斯克收购推特的价格,至少可以便宜100亿美元。

所以,马斯克这轮确实血亏。

这次完成收购,也只是被逼无奈,所以才会选择在10月28日,法院要求的最后截止日完成收购。

不过总的来说,马斯克和背后的财团,对收购推特还是比较热衷的,他们是希望得到这个舆论利器,只是觉得这个价格收购有点血亏而已。

半年前,马斯克为了收购推特一共筹集了465亿美元的资金,这主要来自于两部分资金。

255亿美元是来自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和巴克莱的债务融资,其中包括把特斯拉的股票拿来质押贷款。

210亿美元是来自马斯克资金的个人股权融资,也包括抛售特斯拉的股票。

收购完成后,马斯克应该是推特的大股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推特等于是马斯克的私人公司了。

马斯克收购推特目的,他明面上是说,想要把推特变成一个超级APP,马斯克还将其命名为万能应用程序‘X’,并称这个“X”是“一站式商店”,用户可以在这个App上实现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消费功能。

马斯克还把他想要做的这个App,对标我们国内某个聊天软件。

不过,我觉得马斯克想要在这件事情上成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推特的生态环境能否支撑他这个想法,这是一个很大疑问。

推特定位上来说,主要就是社交平台,属于比较公开化的,而不是私人属性,这个跟聊天工具还是有很大区别。

我觉得马斯克这个明面上的收购目的,可能也只是一个虚招。

马斯克和背后财团真正目的,可能还是看中推特作为舆论利器的巨大影响。

或者说,马斯克背后财团,未来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不会像特朗普那么,说封就被封。

而且,马斯克之前在收购推特的时候,也表达过,他对于推特封禁特朗普的事情,感到比较大的担忧。

在4月16日的时候,马斯克在谈到收购目的时称“文明”面临风险。

马斯克称,“拥有一个最大限度信任和广泛包容的公共平台,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极为重要。我根本不关心经济问题。”

当然,马斯克属于喜欢满嘴跑火车的人,他虽然说他不关心经济问题,但显然并不是,要不然他后面也不会后悔收购的价格太高。

不过,马斯克虽然口无遮拦,但其实是很善于“左右逢源”。

我们如果化繁为简,把美国的资本势力简单划分成两大派系。

一个是共和党背后的美国本土资本,以石油和军工资本为主,还有本土制造业,是右翼,保守主义。

一个是民主党背后的全球资本,以互联网巨头、华尔街资本、跨国资本为主,是左翼,自由主义。

过去几十年,民主党控制着西方主流媒体,再加上最近十几年互联网的兴起,通过这些大型社交平台,民主党也牢牢控制着世界舆论的话语权,来传播民主党那一套价值观洗脑。

在美国左右撕裂还不严重的时候,美国右翼资本还能容忍美国民主党独自掌控舆论大杀器。

但是去年1月的国会山事件,彻底把美国左右翼撕裂的巨大裂痕暴露出来,就连特朗普都被美国互联网平台集体封禁,当时特朗普都还没有下台,堂堂美国总统居然被自家互联网平台集体封禁,这件事情刷新不少人的三观。

美国左翼资本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封杀特朗普的行为,是极大引发美国右翼资本的不满和愤怒。

也让不少比较中立的资本对美国左翼资本的行为,产生警惕,这其中就包括马斯克。

马斯克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右翼,是属于左右逢源,背后代表的是美国新兴产业资本。

马斯克在美国的两个超级工厂,一个是先建在加州,这是民主党的票仓,一个是后面建在了得州,这是共和党的票仓。

美国左翼要搞好新能源,就得需要马斯克。

美国右翼要搞好本土制造业,也得需要马斯克。

马斯克利用自身这种左右逢源的优势,正在打造一个美国的第三方资本势力,他的真正想法可能是想要打破美国这种极端左右撕裂对立的糟糕局面。

所以,马斯克及其背后资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美国的舆论利器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次帮助马斯克完成收购的财团,就包括摩根士丹利,这可是美国老牌的本土资本,摩根财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超级财团之一。

这件事情水还是比较深的,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