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重算补发陆续开始,2023年10月前退休的都有份吗?补发多少

10月份以来,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消息引起退休人员的关注,此前多家官媒发布了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消息,比如9月21日,光明网就发布了题为《养老金又有新变化!这些人的养老金会重算变多》的消息。那么,此次重算补发养老金,2023年10月前退休的退休人员都有份吗?补发多少钱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一,养老金重算补发陆续开始,2023年10月前退休的都有份吗?

不少退休人员看到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消息在高兴之余,又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享受到,疑惑此次重算补发是不是针对2023年10月前办理退休的所有退休人员。首先回答大家的疑惑,此次重算补发只有少部分退休人员能够享受到,并非针对2023年10月前办理退休的所有退休人员。

能够参与重算补发的退休人员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属于今年一月份以来新办理退休的退休人员;二是属于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或领取职工养老金的灵活就业人员;三是养老金是按照去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预发性待遇。

因此,以下三类退休人员是不能参与此次养老金重算补发的,一是2023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二是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三是养老金按照2023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退休人员。

第二,养老金重算补发标准是什么?能补发多少钱?

众所周知,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组成,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还有一笔过渡性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

基础养老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x社保平均缴费指数x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注意:各地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略有差异)

此次重算补发主要是因为公式里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变动了,要替换新的计发基数进行重新核算。通常,各地计发基数每年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长,但这一数据需要等到每年下半年才会陆续确定,因此,今年计发基数确定前,也就是一月份以来办理退休的人员,仍然按照前一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将替换计算,并补发退休以来少发的养老金。

具体能补发多少养老金,是严格按照公式计算的,由于各地计发基数增长不同,退休人员退休月份不同,补发月数不同,缴费情况也不同,工龄不同,所以补发到账金额也是因人而异的,具体几十到几千元不等。下面,举个例子为大家演算计算过程,便于大家代入自己的各项数据进行计算。

假设老李今年一月份退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从2023年的7500元增长到了2023年的8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缴费年限20年,没有过渡性养老金。那么,老李每月应该补发的养老金=(8000-7500)(1+1)÷2×20×1%=100元。若其所在地区11月份补发到账,那么,老李将补发11个月的差额,一共1100元,并于12月起,到账的养老金每月增加100元。如果有过渡性养老金,还需替换计算并补发少发的过渡性养老金的差额。

目前,全国已经有23个省市区确定了2023年最新的计发基数,均有所增长,按照往年的惯例,补发到账的时间将集中在今年11月和12月,部分地区可能延迟到明年。目前,四川多地已经完成了重算补发工作,多位退休人员分享了自己重算补发的喜悦。相信其他地区符合补发条件的退休人员也将陆续收到补发的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