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8日,法国巴黎,抗议者在全国罢工中游行,抗议能源价格飙升和整体通胀对生活成本的双重影响。 视觉中国 图

10月20日,法国道达尔公司旗下的两家炼油厂的工人们表决决定将罢工延长到10月27日。第二天,法国总工会再次号召举行跨行业的全国性罢工。这一波罢工浪潮起始于9月27日,作为法国最大工会之一的法国总工会(CGT, Confédération générale du travail)由于在与法国能源公司道达尔(TotalEnergies)的薪酬谈判中未能达成共识,组织了在道达尔控制的石油精炼厂以及储油设施的罢工。

自9月以来,局部性的罢工不仅逐渐蔓延到了另一个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控制的精炼厂,在规模上也逐渐扩大。法国另一大工会组织法国民主工会(CFDT,Confédération française démocratique du travail),以及“工人力量”(Force ouvrière)也纷纷加入。到10月12日,法国的七座炼油厂中有六家由于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而无法正常运转,工人们甚至还封锁了一部分储油设施,导致经过加工的燃油无法及时运到加油站。根据当天的统计,全法将近一万座加油站中,超过百分之三十面临油品供应不足的问题。

不少早已定好计划在金秋十月出游的法国人眼下却面临能否给汽车加满油的问题。毕竟,在罢工影响下,加油站门口望不到尽头的汽车长队以及动辄就要几个小时的等待,无不宣示着在法国“加油”的艰辛。

反应迟钝的政府

这次罢工的导火索是新一轮的薪酬谈判。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能源价格快速上涨,但另一方面,石油开采成本却并没有明显上涨。这无疑为道达尔这样的化石燃料巨头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在2023年上半年,道达尔的净利润达到了57亿欧元,这一数字较2023年同期的22亿欧元,翻了一倍多。

在此背景下,法国总工会主张公司将新增利润的一部分用于改善工人薪酬,具体体现为将2023年度的薪酬涨幅提升到10%,而不是年初在战事正式爆发前约定的3.5%。然而,道达尔公司反应迟钝,并未对工会的号召做出任何回应。最终工会丧失耐心,组织工人罢工。在罢工爆发一天后的9月28日,公司按照正常程序宣布将会为股东分红,而这一计划将耗资26亿欧元。

在罢工之初,政府寄望于劳资双方会通过谈判迅速解决分歧,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场即将到来的“燃油危机”。那时候,不管是政府,还是民众,关注重点仍旧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重新启动退休改革。根据道达尔公司9月28日发布的媒体通稿,该公司备有至少二十天的储备,这意味着有足够时间达成可以满足劳方要求的薪酬协定。

时间来到了10月5日,这天在政府例行的部长会议结束后,政府发言人奥利维埃·维朗(Olivier Véran)在回应记者问题时强调:“不存在燃油匮乏的情况,只有暂时性的供应紧张情况。”他还利用这一机会宣传政府为了保护居民购买力而与道达尔公司协商推出每升燃油0.3欧元的折扣。在这一天,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加油站面临缺油情况,缺油的加油站主要集中在法兰西岛大区(Île-de -France)以及上法兰西大区(Hauts-de-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