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一年一度的万象大会上,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总经理何俊杰首次公开亮相,阐述百度在移动端业务的战略思考与布局。

2023年离开百度战投的管理岗位后,何俊杰已经更换过两次职位,还曾先后兼岗过预算、销管和直播等跟MEG有关的业务,但外界对他最大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投资层面。

内外部亦有心存疑虑之人,想知道他成为业务主管后,会给百度移动带来哪些变化。

何俊杰接管MEG之时,百度正面临着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短视频的用户越来越多,使用时长不断增加;广告市场的整体竞争日趋激烈化,广告主不再满足于曝光和线索,对效果的追求更高。

万象大会前几天,界面新闻与何俊杰聊了聊,在采访中他明确表示百度移动的方向不会大变,搜索和信息流依旧是MEG的双引擎,“信息+服务”的战略也不会调整。

百度移动生态已有10多年历史,各业务线盘根错节,其中不乏老牌大流量产品。在既定战略有效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对于百度这家历史上经常摇摆的公司来说也比较难得。

在具体的业务板块上,他定下几个“不放弃”的基调:百度不会放弃视频和电商,要坚持不懈的做;UGC是百度长期要做的事情,不会放弃;贴吧是百度最老的产品,但拥有最年轻的用户,不能倒掉。

这次采访主要围绕百度搜索和信息流的业务现状、视频化的思考、如何应对服务化战略的挑战以及百度商业化的突破方向等话题展开。

何俊杰肯定了百度移动的成绩,但并不避讳困难和挑战。他告诉界面新闻,虽然百度的交易数据增速明显,但离不开基数较低的因素,目前团队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前几步。

随着沈抖入主百度智能云事业群,何俊杰接管移动生态事业群,百度在B、C两端都迎来了更擅长让产品落地,同时熟悉商业化的年轻高管。

MEG涵盖了百度历史最悠久、用户规模最大、社会记忆最深刻的那些业务,它们的管理者要么黯然离场,要么功成名就,何俊杰的挑战和机遇才刚刚展开。

百度会坚持做视频和电商

“视频和电商,百度不会放弃的,我还会坚持不懈的做”,在采访中,何俊杰对这两项业务表达出明确且坚定的支持态度。

在电商业务上,百度的逻辑不是再建一个京东APP或者天猫APP,而是要直接满足用户的交易需求。

“百度是用户规模巨大的流量入口,也是离交易最近的决策入口”,何俊杰认为这是百度在电商类别中独有的优势。

过去一年百度在电商垂类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做榜单和用户评价的内容,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百度的信息决策工具价值。

百度还在用户需求匹配上,进行了大量算法优化。很多用户在百度问的问题,与在美团或者淘宝这种平台上问的问题完全不同,所以百度需要为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做好匹配算法。

与此同时,百度还在打通外部电商平台的大品类,给用户提供交易场景,要么跳转到其它电商平台交易,要么在百度的闭环内交易。

这项业务的推进,得益于国内电商缺乏独立站的背景,行业竞争主要集中在淘系(淘宝天猫)、京东和拼多多等大平台之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朋友之间就能互相开放”,这三家头部平台目前都用小程序的形式跟百度建立了合作。

但何俊杰说,百度“不满足于只做一个SKU的小程序,(未来)要做更多的闭环交易”。

在他的规划中,百度首先要搭建起电商搜索的交易链路,让独立商家和三方供应链入驻,确保商家在百度的ROI能跑通,提升交易效率;其次还要培养用户电商搜索以及交易的心智。

即便是百度在电商业务上已经有所突破,但何俊杰认为这些措施只相当于万里长征的前两三步,“等百度走到七八步的时候,电商的货币化程度就比较高了”。

对短视频坚持投入

对于视频业务的未来,“我们肯定不会大改战略”,何俊杰表示,百度不太可能再单独做一个短视频APP,这条路已经不太现实。

在他的描绘中,百度对视频化内容的重视和投入是多路线的,不仅局限在好看视频这个单一APP上,好看视频聚焦于中青年人群,内容带有知识属性,它的定位不是抖音和快手这种面向最广泛受众的产品。

此外,在信息流、搜索和问一问等场景下,还有更加广泛的受众,百度也在向这些用户提供短视频内容。

去年,百度在视频内容的供给端进行了比较多投入,提升了信息流和搜索引擎分发短视频内容的力度。

何俊杰表示,未来百度将继续推进这个战略,按照“带来更大增量”的逻辑去做视频化。

百度搜索还针对情感、法律和医疗等垂类行业,在算法匹配和架构上做了部分调整。通过视频内的描述、对视频内容的理解以及周边信息,去做大模型匹配,希望找到好的长尾视频内容,给予一定流量分发。

百度搜索的负责人肖阳将其视为百度的优势,他认为虽然各大视频网站都有站内搜索,但这些平台要么技术投入不足,要么算法的匹配能力不足,导致用户搜不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很多问题只有在百度才能得到答案。

百度需要吸引年轻用户

近年间,抖音、小红书和B站这类平台深受年轻用户追捧。

“要承认抖音和小红书做的好,它们有自己的优势,大家各有所长”,何俊杰并没有回避竞品的成绩,但他认为这个话题要区分看待:前者在特定的垂类上有优势,而百度搜索在更广泛的长尾需求上领先。

移动互联网发展到后期,外界经常有舆论认为百度在被年轻人逐渐抛弃,何俊杰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说从数据上看使用百度搜索最多的就是年轻人,“年轻人非常聪明,有问题都会来(百度)搜”。

他用百度在教育垂类的成绩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市场上很难找到在教育相关内容中比百度更能满足用户的”。

今年无论是腾讯、阿里、字节还是百度,旗下各种工具类产品都在高考季等节点投入资源,大力竞争年轻用户。在刚过去的高考季中,百度APP的拍题和填报志愿等功能吸引到不少学生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