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实体店创业简单吗?互联网对实体店的影响有多大?
做实体行业的同学一定有想过,实体行业能否品牌化,能够互联网化?本篇文章作者以花店为例,如何用互联网思维,用公域、私域、把生活当标品这三步,将花店品牌化。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个人崛起这个概念出现已经不短的时间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你身边有些人开始把工作当做副业了,甚至有一些人渐渐地走出了新的路子。
当然我们不去探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只说两个版块:
解释这两点,必须要通过一些商业操作来解释。
譬如我自己的另外一个公众号,有人曾经出2w买。光这一点就足够说明个体已经能够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我只是举了个小例子,那如果一旦你做了一个粉丝过10w的美食账号,旅游账号,你个人的商业价值将快速递增,无论你是签约MCN还是做自己的个人品牌都有单独的路径,这种路径不来源于公司,不来源于既定的商业模式,更不是来源于某种具象的需要投入和周期的生产线。
这就是个体创业的全貌。我不屑于讲公司创业,或者是企业要如何开启新的创业,当你手里握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储备资金去创业的时候,你干什么都成,至于商业模式无非就是用这些钱想要兑换更多价值而已。
我明白,当然大家都明白,所以个体崛起会出现,为什么会出现呢?因为这个时代让商业触达更加简单,你以为你看到的讯息是干货?实际上那就是一条商业文案,你以为你现在看我这篇文章是在接受信息茧房之外的信息,实际上我不是写给当下的你看的,而是给未来的人看的。
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个人参与商业的方式有了新的蜕变,至少在10年前,你需要准备20w来做电商,你需要聘请最少一个新媒体主编来给你站台,你需要一家公司和足够多的员工来开启你的项目。
但现在呢?如果直观去理解创业,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条线路。从产品到内容再到公域和私域再到品牌。这几乎是大小公司都在干的事情,我当然不是为了讲这个东西。而是让你看看为什么个体能够崛起。产品有白皮书,虽然腾讯系的不公开,但抖音系的会公开啊。
其次内容有视频,音频,文字等等。
再其次,公域有一众的自媒体平台,私域自然更不用说,管理有企微、有飞书,有钉钉。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个人要做的会事情会很复杂吗?
不会的啊。老规矩:实体行业能否品牌化,能够互联网化?
这是一个新颖的思考,但也是我前不久给一个咨询的抖音学员的解释。今天咋就一并聊了吧。
01 实体行业很香,恶臭的是有人非要把实体行业做重
我从开始有商业思维之后,其实一直接触的就是互联网,而最近这半个月结合了我十几岁的时候乞讨吃饭的经历之后,我发现实体行业还是香的,尽管实体行业的问题很大,但依旧很香,当你用互联网思维在思考一家看上去没有人的门店会不会倒闭的时候,实际上人家的生意不是一般的好。
这和内卷以及电商冲击,互联网冲击的关系不大,因为你线上线下做的是一样的生意,那为什么电商会冲击到某些实体业呢?在早前的时期的时候,实体业的价格几乎不公开的,一件衣服从广东进货发到西安,分发给10家服装店,这10家服装店的价格几乎都不一样,中间的利益差能达到30%甚至有的黑心商能做到150%甚至200%。
而现在的情况则刚好相反,互联网上的价格能低到10%、5%。精明不精明的人都明白,便宜没有好货。反而是实体业可以适当的冲击一下互联网电商。当然这个仅仅只是我自己个人的臆想,如果是类似于西北这些地方不靠近货源还是该怎么着怎么着,不过解决的方法我放在后面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实体业给人的印象就是要做重,这就是一个事实,房租水电,人力,货存,流动资金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历史问题,几乎从行市兴起就有这样的氛围了,在唐朝的时候,人们甚至将实体业做成了细分市场。放到现在的什么百货,商贸城什么的几乎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东西。
但大家忽略的是,在这个时代实体业一定要重才能做吗?
当然不是,就像所有人都在教年轻人挣快钱一样的,因为说踏实,努力肯干是不讨喜的,浮躁的经济下,没有人愿意脚踏实地。
那实体业也是一样的,就类似于加盟,只要你在重投入,人家可是一点都没有重投入,因为想对比10w左右的客单价来说,你要明白,他们那套东西物超所值。
当然这也是过时的玩法了,但过时了依旧很香。
阴阳了一下,有些做实体的人,我们言归正传。
实体香在哪里?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实体香在任何时候都有可靠性,有现实性,有固定性,你会为了吃一家川菜绕好多路,你会去一家经常去的成衣店办会员。但在网上这些行为很容易,甚至容易地让你没有消费的感觉,你只是一个付钱的工具。
这是其一,其二:实体总是占据一部分人的需求,如果市场没有需求,实体就不会有这个行当,我出发来南方的时候,我几乎把附近的几个大型超市找遍了,没有找到卖箱包的,从一点就不难发现,市场没有这样的需求,所以实体会取缔这种需求。
其三、生意是和人做的。这一点我不多说了。低价、兴趣,批量这当然属于互联网的范畴。
但有些生意,尤其实体生意不是互联网可以代替的。譬如花店。即便是东方甄选又如何,买花能买多少?就算租了地种在云南又如何?
既然聊了,我们就展开了聊。有耐心的接着往下看。
02 花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呢?
这可能是我写过最奇怪的一个小标题了。
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有人做过这样的思考吗?没有没关系。现在做。
就拿我分享过的定位法来看。花是一个轻奢的产品,花是一个代表格调的产品,花是一个有固定人群消费的产品,花是一个高级的装饰品。
再去看市场,假花婚庆用的最多,真花则居家用的最多,但花店真正的营收却是情侣,却是过节时候。那么我们看到了第一个需求,仪式感。
接着我们看人,对这个东西有需求的人,本身就生活的有仪式感,我在西安工作室养的文竹,干枯的很快,朋友说送我花,我直接回答说我连自己都忙不过来,照顾不了。
所以从人的角度反映,花的用户人群是一帮优质的人群,仪式感这种的也同样是一个很大的人群,但仪式感这种人群仅仅只停留在对产品本身有需求。无法做文章也不可能有文章可做。
聊完了花,我们再来看花店。
从经营和市场去看的时候就更加现实了。
花是一个标品吗?不是!花就是一个非标品。但经营者几乎用尽全力在把花做成一个标品。当你走过花鸟市场的时候,你会发现一排排的花店望去,像是农贸市场,我依稀记得是前年和辉总去看鱼,我无意中发现一对母女穿着和普通人不一样,手里的包也很明显是名牌。我路过的时候听到她们和老板娘的对话,我就判定他们对花有固定消费,甚至他们每周都会抽时间来逛花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