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国家建设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10月19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这场记者招待会围绕“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主题与记者交流。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訚柏介绍说,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是我们党百年来提出的最全面、最系统、最科学的法治思想体系,是最具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伟大时代诞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征程。中国的法治建设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这十年法治发展的伟大理论成就,也是这十年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
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的报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在过去十年里,我们见证了这场源自法治的“深刻革命”:宪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建立宪法宣誓仪式、有序推进合宪性审查,让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入脑入心。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民法典》,百年法治梦圆,书写了人类法治史上的精彩一页。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体制机制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目前,中国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从“长出牙齿”的新环保法,到守卫母亲河的长江保护专门立法,从“立案登记制”改革,到扫黑除恶的专项斗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成绩单写在了每个公民的获得感、安全感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法治中国的金色宣言。
深入改革,推进开放,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实现新飞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而治,循法而行,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的这场“深刻革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