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最新的研究方向是哪个?未来科技的竞争拼的就是核心技术
在华为被断芯后,央媒就曾发出“多元化布局”的提醒,而阿里巴巴在这方面也是国内科技企业的榜样。众所周知,阿里巴巴除了涉猎电商领域外,在人工智能、芯片以及云计算等领域也有不错表现。根据阿里的财报数据显示,2023财年的科研相关投入超过了1200亿元。这种投入程度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而有部分网友也曾对此数值有质疑,钱都花哪儿去了?下面就给你答案。
近日,阿里巴巴的好消息不断,刚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自研RISC-V芯片的笔记本——DC-ROMA,如今阿里又发布了全新VR眼镜外观专利,阿里巴巴在芯片、人工智能领域的表现越来越强势了。
先来说说阿里巴巴的这款笔记本电脑,在阿里平头哥发布了全球首个RISC-V架构开发者平台——无剑600后,搭载曳影1520芯片的阿里笔记本就是阿里在RISC-V架构芯片领域的又一大创新和突破。据悉,这款产品除了搭载阿里自研芯片外,在操作系统方面也放弃了微软Windows,而改用了国产Linux系统,“国产”标签化越来越强。
在倪光南院士提出要大力发展RISC-V架构后,阿里就加大了科研力度,在过去这些年里,也收获了不少成功,比如玄铁910、无剑600等等,阿里也成为RISC-V架构领域的有力竞争者,降低了对X86以及ARM架构的依赖。
其次,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已经取得了领先,阿里达摩院也实现了当初立下的Flag。马云当时在创立达摩院的时候曾经说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攻基础科学、应用技术以及颠覆性技术,致力于为全球至少20亿人服务,用科学解决未来问题。3年投入1000亿,先干了再说。
现在回头来看,达摩院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据悉,阿里达摩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运输、遥感技术、无人驾驶、AI语音等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举个例子,地铁和高铁站经常可以看到的智能语音售票窗口,就是阿里达摩院出品。
近日,阿里又官宣了全新的专利授权——VR眼镜外观专利。据悉,这个外观专利将会用于VR眼镜上,创新点集中在眼镜的形状,并且从专利图能够看出,阿里VR眼镜的左侧还配备了Type-C接口,外观相当吸睛,并且在感官体验上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达摩院还在不断推动产研合作,和国内外高校以及研发机构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在过去这几年,达摩院建立了5G、AI语音、量子计算等相关的实验室,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成立了7个研发中心。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阿里的科研投入都花到哪儿去了吧?
总的来说,未来科技的竞争拼的就是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除了需要人才外,也是一个“烧”钱的过程,能够不图回报坚持科技研发的企业,都是值得尊重的。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