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疫苗发挥功能离不开免疫系统的参与,但考虑到很多肿瘤本身具有抑制免疫系统的能力,具有杀伤能力的免疫系统在肿瘤周边和内部的免疫能力会受到极大的抑制。

当地时间10月16日,据英国《卫报》消息,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的创始人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称,基于mRNA疫苗技术路线的癌症疫苗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这让他们对未来几年癌症疫苗上市持乐观态度。“mRNA癌症疫苗有希望于2030年前问世,将治愈癌症,改变癌症患者的生活。”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联合创始人乌古尔·萨欣(Ugur Sahin)表示。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联合创始人乌古尔·萨欣 视觉中国 图

乌古尔·萨欣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种癌症疫苗将以研发COVID-19疫苗期间取得的突破为基础,可能在短短8年内广泛使用。”

据悉,mRNA技术最初就是用于抗癌疫苗的研发。乌古尔·萨欣称,“该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肿瘤对抗,诱导人体免疫反应的同时让体内T细胞筛选剩余肿瘤细胞,并在理想情况下消除肿瘤细胞。”

澎湃科技记者10月18日连线采访正是做这个方向研究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海教授,对mRNA癌症疫苗的相关进展进行解读。王海评价认为,“癌症疫苗的研发难度大,仍需要克服重大挑战。其中一个重要挑战就是由于构成肿瘤的癌细胞中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要让疫苗针对癌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组织极为困难。除此之外,免疫系统并不能达到所有的肿瘤部位,这是因为肿瘤非常狡猾,会逃逸免疫系统的杀伤。故而,我认为虽然癌症疫苗mRNA癌症疫苗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已经在新冠疫苗上得到了验证,但是它的免疫保护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

对话:

抗癌疫苗研发为何困难重重

澎湃科技:你能介绍一下你较为关注的癌症疫苗研发新进展吗?

王海:癌症疫苗是指利用肿瘤抗原,通过主动免疫方式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效应,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保护机制,达到治疗肿瘤或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根据肿瘤抗原组分和性质不同,肿瘤疫苗可以分为以细胞为载体的肿瘤疫苗(如肿瘤细胞疫苗,DC疫苗等)、病毒疫苗、蛋白/多肽疫苗、核酸疫苗(如RNA疫苗和DNA疫苗)等。获得美国FDA批准的针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性癌症疫苗就是一种DC疫苗。继Provenge获批后,全球多种DC疫苗已进入不同临床管线,包括韩国的CreaVax(前列腺癌和肾癌)、日本的Vaccell、智利的TAP Cells、北美的MelCancerVac和DCvax-L等。

澎湃科技:目前来看癌症疫苗的研发依旧是医学界难题之一,你认为抗癌疫苗研发难度如此大的原因是什么?

王海:抗癌疫苗研发难度大主要来源于抗原选择和免疫抑制两个方面。首先是抗原选择方面,抗原是癌症疫苗的核心部件,肿瘤抗原被注射到患者体内后,会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杀伤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理想情况下,癌症疫苗选用的抗原应该存在于所有癌细胞,且在正常细胞中不存在。但是找到完美抗原并不容易,目前,癌症疫苗选用的抗原绝大多数还是肿瘤相关抗原,即在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但是同时在正常细胞中也有表达。这样的情况下,肿瘤相关抗原作为一种自身抗原,患者对这些抗原可能有中枢耐受。其次,激活的免疫系统也可能会误伤正常细胞。这些因素导致癌症疫苗开发过程中难以达到杀伤效果,还会带来不良反应。

其次是免疫抑制方面,我们都知道,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周围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微环境就是肿瘤赖以生存的土壤。在肿瘤微环境中,无论是癌症疫苗还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功效都会受到抑制。而癌症疫苗发挥功能离不开免疫系统的参与,但考虑到很多肿瘤本身具有抑制免疫系统的能力,具有杀伤能力的免疫系统在肿瘤周边和内部的免疫能力会受到极大的抑制。比如,CD8+ T细胞在进入肿瘤核心前就已经被抑制了。正因此,免疫逃避机制是削弱癌症疫苗疗效的主要障碍之一,实体瘤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