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年,54岁的诸葛亮得知死期将至,特地摆下七星阵,想要续命10年,只可惜被突然闯入的魏延,踢灭了本命灯,眼看已经回天乏术的诸葛亮叹息道:“吾命休矣,天意不可违也。”只不过临终前的诸葛亮,又心生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

只不过这短短8个字,却造就了一个千古谜题,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惊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那这其中究竟有何奥秘呢,看完你就明白诸葛亮的大智慧了。

这一身都相当具有传奇色彩的诸葛亮,在普通百姓心中,一直都是料事如神,神机妙算,如同天神下凡一般的存在。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公元234年,是诸葛亮人生的最后一年。

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甚至允许诸葛亮自立为王,但是一直以来,都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诸葛亮,为了整个蜀国的大业,兢兢业业,日夜操劳,一人肩负起整个蜀汉的安危重任,凡事也都亲力亲为,生怕疏忽一个细节。

但古人有云:“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终究败在了天命难违之上。

北伐大业,一直是诸葛亮心中的一块心病,所以知道自己时间已经不多的诸葛亮,决定在临终之前,替蜀汉后主刘禅,扫清最大的障碍。

为了能够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诸葛亮也一直将北伐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方针。

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开始了第5次北伐,由他亲自带领10万大军,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营驻寨。

作为曾经的老对手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如此兴师动众,也预感到即将有大事发生,只不过他也是老江湖了, 不紧不慢调兵遣将,也在五丈原附近安营扎寨,修建防御工事,只不过在没有搞清楚诸葛亮的最终目的之前,他安排手下静观其变。

不到迫不得已,不与蜀军作战。

老对手司马懿老谋深算

其实这一步是正确的,当时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本就十分困难,靠时间来慢慢拖垮蜀军,便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本来想速战速决的诸葛亮,看出了司马懿想要打持久战的意图,既然你想要打持久战,那我就随时奉陪,于是干脆在渭水旁边种起了地,就看谁能耗得过谁。

而且诸葛亮也有一个小心机,毕竟当时的曹魏实力不容小觑,所以他提前与孙权约定,5月份由孙权带领10万吴军,一起攻击曹魏。

只不过眼看久攻不下的孙权,就提前带兵撤回江东了,曹魏的压力单方面给到了蜀军这边。

眼看着战况逐渐焦灼起来,诸葛亮越来越着急了。

因为他早就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如果继续拖延下去,蜀汉的安危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多年来,一直为蜀汉大业殚精竭虑的诸葛亮,早就料到了自己会有这一天,只不过由于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的他,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兴复汉室的大业一天未成,诸葛亮就一日不安。

不知不觉间,诸葛亮已经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了三个多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