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与百度合作的意义是什么?百度能提供什么样的科技服务?
由北京能源协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百度智能云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油气智能科技大会圆满举办。近300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人员在现场参会,线上通过知网、中油阅读、立方石油视频号等直播渠道参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金衍致开幕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金衍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作为石油石化行业领域的龙头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23年12月12日成立了石油石化领域第一个人工智能学院。三年来,人工智能学院围绕“高起点、高层次、新体制、新机制、小实体、大平台”建设思路,抢占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在油气人工智能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众多创新成果,发起成立“油气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成为推动我国油气行业智能化建设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金衍教授也提出石油石化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三点思考:一是抢占油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二是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三是推动开放交流和务实合作。
百度副总裁李硕进行嘉宾致辞
百度副总裁李硕表示,百度自2023年开始探索产业智能化的落地,其中,工业能源领域的智能化已成为百度重要的战略之一。基于百度智能云开物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的智慧油气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在勘探、开发、管道、炼化、HSE、经营管理等领域积累了经验,安全生产巡检、知识图谱等产品丰富了AI在油气行业的应用场景。未来,百度智能云将继续深耕AI技术、深入石油石化行业场景,在技术与业务的“双向奔赴”中,依托云智一体的能力,为石油石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保驾护航,助力更多的石油石化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不断创造新的场景、新的范式和新的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教授,针对目前油气安全生产需求,提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结合机理模型与数据挖掘,对油气生产系统及装备进行安全感知、智能检测、评估诊断、预测预警、干预处置,实现储运系统全过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运行维护,推行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和应急兜底,从而达到系统本质安全、提质增效的目标的油气生产系统智能安全运维技术。
中国石化集团数字与信息化部副总经理李剑峰
中国石化集团数字与信息化部副总经理李剑峰从数字化转型说起,对工业元宇宙的认知、价值与前瞻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并认为工业元宇宙是实现换道超车的一个重大机遇,建议建立国家级的工业元宇宙。
中海油研究总院副院长、钻井总工程师李中
中海油研究总院副院长、钻井总工程师李中就海洋油气井数字化和智能化阶段实践与未来展望进行了独到的解析。同时提出了构建海洋钻井、海洋油气井、海洋钻机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三个发展方向:通过软硬研发结合,实现钻井数据智能采集/传输/分析/应用等,支撑钻井作业更安全、更高效、更高质;通过井筒监控软硬研发,实现对井筒全面感知、预测优化和自动控制,从而降低全寿命成本,为提升采收率、延长油田开发寿命,油藏生产动态优化和油藏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进一步提升钻机数字化全面感知、自适应和自学习功能,全面与井下作业需求相融合,攻克海上钻机各系统与钻井作业需求自适应等关键技术,实现海上钻井作业安全、智能、高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