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中专分高中中专(大中专)与初中中专(小中专),高中专是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而考上的,初中专是初中毕业生通过中考而考取的。

初中中专毕竟没有经历高中、未通过高考,不好妄加评论。今天我主要想谈谈高中中专一一

1977年恢复高考时,将之前的大专改成了本科,原来地区师范学校(中师)也同时升格为师范专科学校。

恢复高考后的数年里,除了师专没有别的大专,本科大学数量少、规模小不可能招收太多的本科生,为避免资源流失、尽快培养出急需的人才,于是高中中专(大中专)应运而生。师专与高中专都是招录不够本科分数的高考生,学制均为二年。

那时不太重视教育(大多不愿意当教师),不少分数较高的考生,宁可上省部属大中专也不报师专。师专为完成招生计划,只得招收那些分数较低而报了师专的考生(先录取师专后录取高中专)。

一些省部属高中中专(尤其是工程技术类)的学生,毕业时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大专水平;与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相比,所学的专业课程几乎一样,仅仅理论课少些。这些学校后来改成了一本,而师专仅升为二本。

那会每年高考招收的本科、师专、大中专的总人数才几十万,总录取率不超过10%。现在本科录取率达到了45%,每年毕业的研究生近百万。

这一作比较不难看出,当年考上高中中专不亚于如今考取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或者一般的重点大学,换句话说:那会的大中专毕业生比现在的普通大学研究生或者一般重点大学生的认可度高(稀罕、“值钱”)。当然,就掌握的知识(技能)来讲,今天的学生要远远超过以前的学生,因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现在的一切都应该比过去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