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们为什么会抵制改变?

人员思想观念的改变是一切变革转型工作的先导,也是变革转型工作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无论是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转型,还是数字化转型、市场化转型、营销转型,以及组织变革、文化变革、流程变革和技术变革等,在调研论证、项目启动和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首先是来自人员思想观念方面的阻力。

一家生产型企业在实施战略转型中,提出了由“卖产品”向“卖服务、卖方案”转型的整合营销理念,其中一项改革措施是,公司所有的产品销售人员全部转型为“服务顾问”和“营销顾问”,让公司总经理意料不到的是,业务岗位名称的改变却遭到很多人的抵制。深入了解后才明白,原来这些人担心公司会以工作技能不适应公司转型需要为由而遭辞退。

人们之所以会抵制变化,根源是受到以下心理因素的影响:

1. 心理舒适区和习惯性反应。人们习惯了现在的思考方式和心理应答机制,改变会让人突破心理舒适区,所以感觉不适应。

2. 变革会让让原来已知和熟悉的事物变得模糊和不确定,增强了不安全感。

3. 担心利益会受到冲击,原有的职位、收入、关系和个人便利会失去。

4. 有的人认为变革转型项目并不符合公司的目标和利益,也会消极配合或抵制。

这些因素都源于思维的盲点和误区,是思想观念不到位产生的变革阻力。因此,要想消除这种思想阻力,就必须从改变人员的思想观念和思考方式入手。

二、让转型变革理念落地的四个步骤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首先必须清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是不容易改变的,尤其是对于思维容易固化和僵化的成年人而言。其中尤其是对于管理者和领导者而言,就更难改变,他们每天做的是说服别人、教育别人的工作,又因为他们是领导者,拥有丰富的阅历,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改变别人容易,改变自己很难。一些人希望听一两次课、或者做一两次培训,就可以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是不现实的。

难以改变并不是不可以改变,这就更需要遵循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根据思维重构模型理论,改变人的思维方式需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认知。打破旧的思想观念,建立新的思想观念。通过培训、管理沟通、读书、自我训练等学习方式,改变原来的思想观念和认识。

第二步,改变行为。主要通过制度强化和行为培育两种方式,引导员工主动运用新的思考方式和分析工具去解决问题。比如一家化工集团公司在接受思维训练和辅导后,集团董事长要求接受训练的60位车间主任,一周之内必须按新学到的分析工具完成每个车间的结构化分析图,再去找他沟通工作,否则不予理会。这种领导方式就是在行为改变上,强化了车间主任主动运用新的思考工具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结果反馈。只有得到了积极的结果反馈和评价,人们才会主动接受改变。所以在一项转型变革工作中,一定要在2-3个月内创造出短期绩效,让员工看到变革的好处,才会积极配合和推进变革的实施。短期绩效必须是创新产生的成果。转型项目的推进者和管理者要具备创新成果提炼的能力。

第四步,思维重构。只有通过前面三个步骤的训练,在认知、行为和结果上都得到了积极的改变,再进行总结、反思、提炼、内化和升华,才会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主动按新的思考方式工作,自觉运用新的思维工具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