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上火,下肢冷是怎么回事?在中医上要怎么治疗?
这属于典型的上热下寒。上热常见一些“上火”症状,如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心烦,失眠,多梦,头面多汗,痤疮等;下寒,除了下肢冷外,还可以有小腹凉、易腹泻、夜尿多,女性还可以出现痛经等症状。
身体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呢?常见有两种情况。
1.肾阳虚,心肾不交,心火亢
人体肾为水脏,心为火脏,正常状态下,肾水上济于心,心火就不会亢盛,心火下降于肾,肾水就不会太寒冷,这样人体阴阳就能够平衡,我们称之为“水火既济”。
当肾阳虚时,无法将肾水蒸腾上济于心,心火就得不到肾水的制约,就会出现心火亢盛,因为心在人体上焦(上部),所以就会出现种种前述“上火”症状。同时,肾在人体下焦(下部),肾阳虚则下焦寒,所以会表现为“下寒”的症状。
2.肾阴阳两虚,以阴虚为主,阴虚火旺
肾阴虚,阴虚则火旺,简单地说就是水太少了,火不能被制约,这个好理解。但为什么肾阴虚时还会“下肢冷”呢?其实这类人常常是肾阴阳两虚,而以阴虚为主。因为人体肾阴肾阳两者本身就是相互滋生的,肾阴虚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肾阳也不足。正是因为如此,这种人“上火”的症状会比较明显,而下寒的症状就不是那么明显了,有些人仅表现为双膝关节冷感。这种人还有一个典型的症状是舌红少苔甚至是无苔,就是舌头上光光的,没有白的那一层东西。
怎么治疗呢?其实,针对这两种常见的类型,中医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1.清上温下——上清心火,下温肾阳
代表方:乌梅丸。
组成:乌梅,细辛,桂枝,黄连,黄柏,当归,人参,川椒,干姜,附子。
2.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代表方:引火汤
组成:熟地,麦冬,天冬,巴戟天,茯苓,五味子,肉桂。
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症状,说明身体失调已经比较明显了,这时单靠食疗常难以纠正,建议及时就医。
文中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