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亲戚家吃饭是否很容易?你知道要怎么才能做好人吗?
你们回村里,我们不知道,也没提前买菜,想好好招待你们都没办法。”小蓉的姑姑说道,小蓉一听,就说:“姑姑,不麻烦你们了,我们坐会就走,舅舅还等着我们了。”
小蓉是家里独生女,他们家刚开始是住在农村,但是她爸爸早年就在外地打拼,挣了些钱,于是他们家就搬离农村,在省上买了房,这一晃20年过去了,小蓉也已经大学毕业有两三年了,上完大学她也找了还算不错的工作,而且离家里也近,能照顾父母。
而这些年说实在,他们很少回农村,刚开始她爸爸还经常带她回去,那时候她还小,而她爸爸又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一位大哥,下一面有一位妹妹,后来爸爸的妹妹远嫁了,而爸爸的大哥也因为爷爷奶奶去世公后,搬到了城里,在村里他们这一脉算是没什么人了,所以他们也就很少回村里。
如今20年过去,小蓉的爸爸想回村里去看看,小蓉也刚好有假期,于是小蓉陪着爸爸去农村老家,小蓉的妈妈则是留在了家里。
小蓉本来是想开车去的,但她爸爸准备坐车去,她想了想这样也好,毕竟开车去的话,也有六七个小时,于是他们当天早上出发,然后坐高铁到了市里,再坐车到了县里。
到县里后,小蓉和她爸爸就去大伯家吃了一顿饭,中午饭后,大伯本来要让小蓉的堂哥送小蓉他们去乡下,不过小蓉的爸爸坚持自己打个车去,毕竟小蓉的堂哥还在上班。
就这样父女俩打了个车,花了两个小时回到了农村老家,他们先去老房子看了一下,老房子虽然没有塌,但也没法住人了。
在老房子待了一会儿,他们就去了姑姑家,这个姑姑算是父亲的堂妹,和他们是一个家族,但不是一脉,而且就嫁到本村。
小蓉和她爸爸到了姑姑家,发现姑姑家已经盖起三层楼房,小蓉的爸爸前些年回来,姑姑家还没有盖房,小蓉的爸爸看见堂妹就在门前,他上前打招呼,小蓉的姑姑愣了好一会才认出来,接着喊了一声堂哥。
看着小蓉也是想了半天,说:“这是小蓉吧,都这么大了,想当你们初离开时,她还小得很。”小蓉上前喊了声姑姑,然后小蓉姑姑就招呼他们进屋坐,而当天家里就姑姑一人,听姑姑说,姑父在外县干过程没回来,而姑姑的女儿也已经嫁人好多年了。
在姑姑家坐了一会儿,这时小蓉接到电话,是舅舅打来,让他们去吃饭,而姑姑这边,这时说:“堂哥,你看,你们这回来,我也不知道,没提前买菜,想好好招待你们都没办法。”她和爸爸瞬间都明白了姑姑的意思,于是她就说:“姑姑,不麻烦你了,我们坐会就走,舅舅那边还催我们了。”
然后他们坐着又聊了一会,就准备起身走,而小蓉的爸爸也把准备好的红包拿出来给小蓉的姑姑,小蓉姑姑刚开始推辞了几下,说着不要,最后还是把红包收下了。
他们离开了姑姑家,而舅舅家在另一个村里,离他们村不远,回来时,他们给舅舅打了电话的,所以刚刚舅舅打来电话催他们过去吃饭。
在路上,小蓉说:“姑姑还真是一顿饭都不愿意招待咱们,我们刚回来,就看到街上有卖菜的,也不需要提前准备吧,现买也行。”
小蓉的爸爸说:“多年不走动,这是很正常的事,更何况咱们回来,去她家,手里也没提礼品,而且也没有开车,她以为咱们这些年过得不好,更不愿意与穷亲戚往来。”
小蓉又说:“可是爸,咱们不提礼品,还不是因为买礼品不知道买什么,还不如给钱实在,更何况给姑姑那个红包,可有3000块钱,咱们走时,她却连个客套话也不说一声,最起码表面上也要留咱们吃一顿饭。”
小蓉的爸爸说:“也没啥,反正这些年也来往的少,这次回来也就是顺便看一下而已。”小蓉没有再说什么,当到了舅舅家后,小蓉发现舅舅家摆了一大桌菜,舅舅看到他们来了,也赶紧招呼他们,小蓉还是觉得舅舅亲切一些,过后他们在舅舅住了两天,去看了一些其他亲戚,许多亲戚基本和姑姑差不多,也不招呼他们吃一顿饭。
在拜访完所有亲戚后,他们父女俩到县城大伯家又吃了一顿饭,然后他们就离开了。
回到问题:“20年没回农村老家,到亲戚家吃顿饭都很难,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1.其实想想,这种情况很正常,20年没回农村老家,这样一来,许多亲戚之间的情分都淡了,亲戚间常走动,才能关系越来越好。
2.吃顿饭难的原因,一个是有些亲戚势利眼,如果你在外面混得不好,他们也不愿意和你这样的穷亲戚来往,自然也不愿意招待你,往往还会找借口把你直接打发走。
3.另一个就是你混得好,过了20年你再回农村老家,也算是衣锦还乡,有些亲戚们就想找你借钱,或者帮忙什么的,喊你吃饭,而你也不想借钱给他们,自然是要躲着他们,因为这顿饭太贵了,还真是吃不起。
4.除此之外,就是有些亲戚家里,可能老一辈都不在了,而小辈们不常来往,自然就显得生疏很多。
总结
所以亲戚之间常走动,自然不会生疏,而常时间不走动,慢慢亲戚关系就会越来越淡,甚至到最后可能不再来往,20年没回农村老家,当你再回去时,自然亲戚间关系会有些变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