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自媒体,应该从2023年就开始了,但那时候完全是无意识的,是工作范畴之内的,我甚至不知道它叫“自媒体”。

在私企,做企业宣传,是随大流的,人家都做,你不做,就太落伍了,消费者也质疑。于是注册了两个公众号:一个官方认证,属于企业;另一个是我个人身份认证的,属于“私有公用”。

在私企做自媒体,完全没有自主性的,纯粹的企业宣传,没有点击率;写软文呢,不小心就是坑。以我个人名义注册的那个号,5年累计被处罚33次(就是删除),没有被封过号。两个号的粉丝分别都是8000多。

做两个公众号,其实我真正操作过的就是一两篇,完全就是新鲜、过过瘾。我主要是做方向性的指导、审阅把关。因为,还兼着别的工作。说白了,我就是一个担责任的,出了问题,我是第一责任人。

企业的号,真的不好做,也许是水平能力问题,也许企业还不够大,折腾几年,两个号的粉丝都没过万。

我真正自己开始做,就是今年4月加入头条,5月“小红书”,7月“百家号”,捎带手“知乎”。

1、百家号:

多年前就有百度账号,主要是下载和百度文库,上了头条才知道有“百家号”,就注册了一个,把头条上的一些文章搬过去,也做了“子母号”链接,一周涨粉80,半个月就被收回“原创”标志,到现在也没恢复,等于是废了。什么原因呢?我引用的一些照片是朋友给的,有可能是国外网站使用过的。另外,在他们家发视频,后面的黑场时间长一点就扣分,封面图不清晰也扣分,感觉还不如不发。目前,只在那里发一些宠物的视频,和动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个多月的收入大约10元。

2、小红书:

白富美的天下,吃喝玩乐大行其道。本人形象不是很差,打扮一下也能混个眼缘,而且我平时喜欢买衣服,至今一次没穿过的还有好几身。拍了几天,也收获一些赞,但是感觉很没意思。现在就发宠物的日常。没有任何收益。

3、知乎:

基本都是头条发了就找过去,也没什么影响力。没有任何收益。

具体对照:微信公众号PK今日头条

由于企业换领导,我不再负责宣传,属于“闲置人员”,属于企业的那个号被收归别人管,我自己名义注册的,就归了我个人。

但是,我一直很纠结,使用不使用它的问题。毕竟当初是企业的名气吸引的粉丝。就这么闲置了一年多,今年8月15日,我才第一次个人使用,发了一篇公益性的文章,有关抗日的。单位的领导没有异议,我又发了两条。

今后一段时间,在这个号上我只发“公益”性质的,每月一两篇,过几个月,继续留下的粉丝,我觉得是属于我个人了。

1、粉丝数量:

微信公号差不多两年没有更新,原来8600的粉丝,还有8300,发了文之后,又涨了30个。

今日头条,大约2023年4月10左右进入

2、总收益:

公众号收益是3年的累计(都归了公的,我为了避嫌绑了别人的银行卡,现在刚更换成我个人的)

头条的5个月:

粉丝与收益的比率为:

微信公号:8324(人)/7426(元)/36(月)=0.0311

头 条 号:2434(人)/503(元)/5(月)=0.9677

3、同一篇文章(抗日的),同一天的收益:

微信号,加了“原创”:

头条号,没有加“原创”:

4、同一篇文章的千次阅读金额:

微信公众号:见上上图:8.57元,是原创

头条号:最高的一天0.9元,因为不是原创。我有一篇原创,最高的一天千次阅读6.8元

结论:对于本人来说,当然是头条号最香。

收益最高的一篇文章:

收益最高的一条微头条:

头条的优势在哪里?

用户多,而且是开放性的,好的内容可以推荐粉丝以外的人群。我有一篇最好成绩180万展现量;

公众号都是推荐粉丝,其中大部分看一眼题目都懒得打开,更别说推荐更多的人。我们曾经有一篇20多万阅读的,最后被删除。其他过万的阅读很少。

评价机制相对公正:

大V自带流量,展现量很高,其实我们普通人也不必感到不平,大V也是在各自的领域有了成就的,也能给平台带来流量;

但是普通人赶对了脚步、选好了题材,也能一夜成名。普普通通的创作者,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三年,也会成为“中V”;

每天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我觉得这一点是最吸引人的,所以,我在这个平台占用的时间最多。

个人感受:

1、我大概不能做到以自媒体收入养家,只能是“票友”。

2、再好的平台,我也不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上面,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看书,而且只看纸质版的书。

您是如何对待几个自媒体平台?您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是哪个?欢迎大家讨论。

#自媒体创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