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假,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荷锄归科技助农实践团于7月29日来到了农业大省安徽省的砀山县,积极响应国家最新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村了解最新农业生产痛点问题,结合专业所学,以科技为主题,探索新时代科技助农道路,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彰显北科学子责任担当。



图为实践队成员前往砀山果园基地。

7月30号,团队成员来到砀山县后岳庄村的果园了解当地果业发展现状。盛夏7月的上午,热烈的阳光已经洒满了郁郁葱葱的大片果林,恰有陶潜《桃花源记》中独特的田园风味,极目远眺,豁然开朗,各种桃树、苹果树、梨树争相映入眼帘。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砀山酥梨,鲜嫩多汁,入口清甜,沁人心脾。七月末,桃子已经成熟收获,梨子和苹果还尚显青涩,水果缀满枝头,果农为其套上纸袋作为铠甲抵御虫害和入侵,护好最后一程只待果熟蒂落,只为满园果香。果农叔叔也摘了桃子给队员品尝,带领队员参观村中特色风景。村庄中留有黄河故道,水质较清,提供了村里的水源。当地是砀山县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土质和气候适宜,当地水果个大品优、糖分积累高。也为当地发展水果种植产业提供了基础。



图为实践队成员韩宇采访当地果农并介绍实践成果“农业宝典”。

虽然当地农业自然区位优势明显,但在劳作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痛点。在与果农的交流过程中,团队了解到砀县仍以传统手工方式种植采摘,农业机械化尚未普及。团队成员当即现场观察测量果实直径,记录生长条件,进一步改善前期的水果采摘机构想,并咨询一线果农应用的可行性与困难之处,及时记录并在后期进行不断改进,团队成员深知水果采摘机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荷锄归小队科技助农仍在路上。

当日下午,团队着眼于砀县未来的果业发展新道路的探索。团队成员对当地的果农进行采访,了解到当地的水果种植业较为传统,销售渠道单一,主要以果商收购方式出售,利润空间小,果农缺少定价权。采访中果农说:“咱们地儿的苹果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利润较低,好多果农都在少种苹果哩,都改种咧利润较高的桃子和梨子,而且每年价格波动大,这几年咱们苹果收购价格并不理想,价格都是别人说了算,高低咱们都没办法。而且都是我们老头老太太留在村里种果树,年轻人都出去咯,他们不愿意一辈子留在我们这个小地方种果子。”老果农话糙理不糙,句句直击当地果业发展痛点。因此,团队拟从设计苹果采摘机以及农具字典小程序的切入点科技助农。通过考察现有苹果采摘机,结合砀县当地果园情况,自主设计一款便携式苹果采摘机,进行图纸绘制和建模,并进行专利申报,争取产品落地。果农对我们的想法表示支持,希望团队可以在实践中完善产品,便利他们的日常采摘任务,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 。

7月31日,团队成员将重点放在基层村官的三农工作进展和努力上。砀县村干部带领团队参观了当地村委会,同时团队成员采访了后岳庄村村支书丁志领,采访中,村支书向成员们详细讲述了后岳庄村的经济现状、田亩数量、果树构成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他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多数选择外出打工,农村青年劳动力还是比较严重的,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路要走,现在的果农们年龄都大了,文化程度也不太高,极少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技术以及应对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使得在苹果收成方面和销售方面依旧面临着严峻问题。”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砀山县书记并记录当地农业发展现况。

团队成员借此向丁书记介绍了小队的另一科技想法——农业字典小程序。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小程序以其便捷性、多样性备受欢迎。农业字典小程序将涵盖各种新型科技农具的使用与应用途径,包含农业种植中常见虫害病的诱因与应对方法,让农民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程序,更好地提高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自身收入水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丁书记听完介绍也对农业字典小程序表示高度认可,对成员们科技助农的热情表示了高度赞扬,并激励成员们保持高度科技助农的热情,以自身所学,更好地为新时代乡村建设贡献属于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力。

采访结束后,书记送团队成员离开,走出门口,正对面映入眼帘的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后岳庄村的黄河故道,田园风光,生活的街道,无不彰显着后岳庄村人民对于环境的悉心呵护,而村民与基层干部对于新时代乡村建设环保理念的落实,也让每一个团队成员印象深刻,为此次社会实践写下最有意义的注脚。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砀山县岳庄坝村大队合影。

几天的实践之旅虽然告一段落,有欢乐的笑声,也有辛勤的汗水,更有收获的喜悦,荷锄归小队的助农之行还未到终点,科技助农将永远在路上。希望这次短暂的旅程可以成为荷锄归小队里每一位成员的宝贵回忆,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尝人间烟火,在实践中显责任担当。彼方有光,未来可期,在未来的生活中,成员们无论相聚亦或是分离,定会继续探索,奋进新征程。北科学子们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相信他们定会在今后各自的角色中继续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北京科技大学荷锄归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