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增长是否不在?互联网公司未来靠什么发展?
“天猫香港”上线运营一年后,宣布即将关停;作为曾经的中国第一大电商网站,易趣网也宣布下个月停止服务;腾讯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幻核”,运营未满一年已出现滞销,近日也被曝即将停摆;曾经站在字节跳动这个巨人肩膀上独立出海的APP Fanno,仅仅不到半年也传出了关停的消息。
不同的起点,却是相同的命运,互联网大厂整齐划一的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报行情将检验大厂降本增效效果
互联网调整部分非核心业务更直接的原因,还在于“降本增效”。
2023财年Q1,腾讯净利润为25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23%。这已经是腾讯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下滑。
与此同时,腾讯的员工数量也在膨胀。2023年一季度腾讯约有11.62万名员工,同比增长30.2%。2023年第一季度总酬金为292.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2%。员工酬金,已经是腾讯的第一大支出项。
在2023年Q1的财报电话会上,马化腾曾表示,面对行业挑战,公司实施了成本控制措施,并调整了部分非核心业务,有助于在未来实现更优化的成本结构。
消费零售市场需求疲软之时,阿里将“降本增效”提到了重要位置。
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表示,考虑到疫情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将停止以往新财年年初提供财务指引的做法。财报中强调,集团将继续创造强劲的经营现金流,为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竞争环境下提供灵活调整业务策略的空间。
至于具体如何降本增效,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在财报会议上称,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长期价值不明显的业务关停并转,二是在业务的经营中开展降本增效措施,提高毛利率要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