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龙伏镇河长制“五进”之进屋场

河长制的设立还好在在河道管理中造就了一个“无缝隙政府”,使各部门在党委的协调和调动下通力合作,共同将河道管理好。各部门的管理边界在河长制下就会变得相对模糊,一改过去部门相互扯皮拉筋状态,共同向同级河长负责,联合行动、联动执法。这样可以很好地应对新出现的和变化了的治理事务。河长制与以前的分管工作还不同,副书记或副县长也可能分管与河道治理相关的部门,分管领导也有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的权力和责任。河长制直接由各级党委书记来担任,直接就赋予“河长”在辖域内最高权威。党委书记不仅可以调动相关部门进行联动作业,还能够调动辖域内所有的资源进行河道治理。党委书记手中的资源是全面的、整体性的,要较专门性的委办局和分管领导的资源多得多。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实行党政同责,构建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各村联动。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镇、村两级河(段)长责任体系,以镇党委书记XX为我镇总河长兼任XX河河长,党委副书记、镇长XX为XX河河长,并按照包村区域对河段进行划分,共设立镇级河长5名。制定并完善了工作方案及河长制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强调落实工作责任、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强化监督考核问责。

(二)加强宣传动员,营造共治氛围

2023年共召开XX镇河长制工作会议5次,不断提升全体干部对河长制相关工作的认识。同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各河段均安置公示牌进行公示,利用微信群等媒介对河长制相关工作进行宣传普及,开展多形式、多方位、持续深入的宣传活动,河长作为河库保护管理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做到情况明、责任清、心中有数,更要做到措施实、督查严、手中有术。落实乡镇组织体系及实施方案,并明确河流水库巡查员、保洁员、专管员,制作并设立责任公示牌,深入开展河湖保护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工作职责,拿出工作方案,做到履职到位,以点带面,以面保点,全面推进。

(三)加快了工程建设。

加快河道综合治理、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工程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四)加强能力建设。

在进一步充实区河长办工作力量的同时,乡级河长办专职人员、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要做到三到位;加快开发全县河长制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丰富管理手段,优化工作流程;开展河湖水质水量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加强河湖跨县乡断面水质监测,建立水质恶化倒查、污染来源追溯机制;定期对北港进行清淤工作,提高河道水环境质量和自净能力;加快推进全区河湖岸线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基础数据、涉河工程、水域岸线管理、水质监测等信息化、数字化;探索建立河湖保护管理联合执法机制。

(五)突出专项整治。

继续深入开展污染源排查,建立河湖范围内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养殖点污染、生活用水污染台帐,绘制水系和污染源分布图,做到有的放矢,实行挂图作战、定点清除,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开展“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由环保部门牵头,各相关乡镇为责任主体,开展水污染综合整治行动,特别是加强工矿企业及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推进农业化学肥料、农药零增长治理和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整治。由水利部门牵头,开展侵占河湖水域及岸线专项整治、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开展非法设置入河湖排污口专项整治。由农业、水产部门牵头,开展水库养殖、渔业资源保护专项整治。